行测资料分析习题集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2:38: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C. 3253亿元 D. 无法计算

7. 与上个月份相比,下列4个月份中房地产投资额增加值最大的月份是( )。 A. 4月份 B. 5月份 C. 6月份 D. 7月份

8. 截止到2001年8月底,全国完成房地产投资总额约为( )。 A. 2864.5亿元 B. 2996.7亿元 C. 3009.1亿元 D. 3336.3亿元

9. 已知2002年7月份,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690.2亿元,则图表中X的值为( )。

A. 14086.9亿元 B. 13218.4亿元 C. 14021.5亿元 D. 13793.7亿元 10.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002年9月份,我国完成房地产投资719亿元

B. 2002年4月份,我国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比2001年4月份增长了27.1%

C. 设2002年5月份、6月份和7月份全国房地产投资额分别为A、B和C,那么B>C>A

D. 根据图表资料,我们可以计算出2001年9月份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三、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无论是现有投资还是未来投资,高收人家庭都把目标瞄准了股票,有26.2%的高收入家庭已投资于股票;投资于商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占16.1%;国库券占8.4%。2000年上半年职业股民的人均月收入8491元,在城市高收入群体中列第二。列第一的是私营企业经营者,人均月收入13445元。

11.在三个投资方向中,比重最小的是( )。

A.股票 B.商业和服务业 C.国库券 D.不能确定 12.私营企业主比职业股民月均收入高多少?( ) A.2451元 B.4954元 C.4594元 D.3728元

13.投资股票的家庭比投资商业和服务业的家庭的比重高多少?( ) A.16.1% B.8.4% C.10.1% D、11.1%

14.有多大比重的高收入家庭进行投资活动?( ) A.50.7% B.26.2% C.34.6% D;42.3%

15.如果要缴纳10%的税款,那么职业股民的月均纯收人为多少?( ) A.8491 B.13445 C.849.1 D.7641.9 Part 6

注意!!!!没有第10题哈!!!原来的10题是有的,只不过没有图片分析,所以不发了!

一、据全球PVC产业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将是全球PVC原料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估计在2005年以前,将超过美国目前每年约540万吨的PVC消费量,成为全球最大的PVC消费国。

据统计,2002年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为全球前四大PVC消费国,当年PVC消费量分别约540万吨、423万吨、150万吨及147万吨,占全球约50%的PVC消费量。如果以每人每年PVC消费量而言,分别为24kg、3.3kg、11.8kg、18kg。过去五年来中国对PVC消费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达14.5%。预计在2007年以前,中国对PVC或PVC上游原料VCM消费量仍将以每年平均9%的增长率增加,而中国本身PVC产能年增长率仅为2.7%。数据显示未来几年中国将大量进口PVC原料。 由于中国对PVC需求急速增加,国内规划未来五年内将兴建年产量170万吨的PVC生产线,产能扩张幅度约占全球PVC新增加产能的2/3。报告指出,中国PVC原料的需求主要来自住宅建筑及工程等需求,占PVC需求量的60%,PVC管的耐熔年限高达30年的良好性能使PVC成为重要的工程建设需求原料。 1.2002年美国的PVC消费量是德国的( )倍 A.0.27 B.1.28 C.3.67 D.4.69 2.2002年全球PVC消费量是( )万吨 A.1080 B.2520 C.3550 D.5060 3.2002年日本的人口总数约为( )亿 A.3 B.2.8 C.2.5 D.1.27 4.未来五年内全球PVC新产能约增加( )万吨

A.85 B.135 C.150 D.255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是PVC原料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

B.2005年以前,中国的PVC人均消费量将超过美国 C.2002年德国人均PVC消费量是美国的3/4

D.住宅和工程建设是导致中国PVC需求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二、据一份研究报告测算,1997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4772.4亿元,其中公有经济实现56676.2亿元,非公有经济实现18096.2亿元,分别占整个国民经济的75.8%和24.2%。在公有经济中,国有经济实现31295.6亿元,集体经济实现25380.6亿元,分别占国民经济的41.9%和33.9%。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6,517.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7%,其中国有成分4860.2亿元,集体成分1656.9亿元,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和2.2%;混合经济中的公有经济实现增加额比1996年增加了1.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分别增加了1.5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测算资料表明,公有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处于绝对优势的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非国有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58.1%,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由1978年的0.9%上升到1997年的24.2%,成为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6.改革开放以来至1997年,各种经济成分增长最快的是(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非公有制经济 D.不能确定 7.1996年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经济实现的增加值约为( ) A.4856亿元 B.5765亿元 C.6104亿元 D.6408亿元 8.从上面材料中可以得出( )

A.我国所有制结构经过调整逐步趋于完善,出现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

B.公有制经济比非公有制经济增长的快 C.非国有经济比国有经济增长的慢 D.混合所有制经济增长最慢

9.下列哪项陈述可以从上面材料中得出( )

Ⅰ.公有经济实现的国民生产总值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成分实现的增加值

Ⅱ.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经济成分都有发展,它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有所增加

Ⅲ.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只有第Ⅰ项 B.只有第Ⅱ项 C.Ⅰ项和Ⅲ项 D.全部三项

三、2003年上半年,“非典”疫情使我国的旅游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国家旅游局于2003年4月21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不得组织跨区域促销和跨区域旅游,不得组织到疫情发生地区的旅游。根据通知精神,旅行社停止组织出境旅游业务,致使5月份北京市的出境旅游人数为零。从前五个月的情况看:一至三月,各月分别增长92%、8.4%和60%;四月份下降56%,五月份下降93%。从各主要旅游目的地的情况看,各月增减幅度如下表所示:(单位:%)

11.从一月到五月,北京市出境旅游相邻两个月间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A.一月至二月 B.二月至三月 C.三月至四月 D.四月至五月

12.从表中数据看,前五个月北京出境旅游受“非典”疫情持续影响最长的国家或地区是()

A.泰国 B.香港 C.澳门 D.日本 13.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

A.五月份北京到新西兰的旅游人数百分比降低幅度最大。 B.北京到香港和到澳门旅游的人数均是三月比二月多。 C.“非典”疫情对北京五月份出境旅游影响最大。 D.五月北京市出境到各国旅游的人数都是负增长。

14.一月到五月,北京出境旅游变化幅度最大的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是( ) A.香港 B.韩国 C.日本 D.澳大利亚

15.一月到五月,北京市出境旅游的人数变化趋势一致的国家组合是( ) A.日本和新西兰 B.日本和澳大利亚 C.马来西亚和韩国 D.澳大利亚和新西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