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电大专科《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答案全(完整版) (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6 9:09: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选择题

*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 C )

A.(101001)2 B.(52)8 C.(00101001)BCD D.(233)16

* 1946年研制成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称为 ,1949年研制成功的第一台程序内存的计算机称为 。( B ) A.EDVAC,MARKI B.ENIAC,EDSAC C.ENIAC,MARKI D.ENIAC,UNIVACI *冯诺依曼机工作方式的基本特点是( B )。

A.多指令流单数据流 B.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 C.堆栈操作 D.存储器按内部选择地址

*两个补码数相加,只有在最高位相同时会有可能产生溢出,在最高位不同时( C )。 A.有可能产生溢出 B.会产生溢出 C.一定不会产生溢出 D.不一定会产生溢出

*在指令寻址方式中,寄存器寻址,操作数在( A )中,指令的操作数是( B )。 A.通用寄存器 B.寄存器编号 C.内存单元 D.操作数的地址 E.操作数地址的地址 F.操作数本身 G.指令 *关于操作数的来源和去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第一个来源和去处是CPU寄存器 B.第二个来源和去处是外设中的寄存器 C.第一个来源和去处是内存中的存储器 D.第四个来源和去处是外存储器

*对磁盘进行格式化,在一个记录面上要将磁盘划分为若干 ,在这个基础上,又要将 划分为若干 。( A ), A.磁道,磁道,扇区 B.扇区,扇区,磁道 C.扇区,磁道,扇区 D.磁道,扇区,磁道 *在采用DMA方式的I/O系统中,其基本思想是在( B )之间建立直接的数据通路。 A.CPU和外围设备 B.主存和外围设备 C.外设与外设 D.CPU与主存 *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 D )

A.(1010010)2 B. (512)8 C. (00101000)BCD D. (235)16 *两个补码数相加,只有在( A )时有可能产生溢出。 A.符号位相同 B.两个正数相加结果为正

C.符号位不同 D.数值位产生向符号位的进位,符号位也产生向更高位的进位

*定点数补码减法可以直接用加法器完成,此时符号位 参与运算;并把补码形式的减数诸位求反送至加法器,再向最低位给出进位信号 。( B )。

A.与数值位分别进行运算,0 B.与数值位一起参与运算,1 C.与数值位分别进行运算,1 D.与数值位一起参与运算,0

*长度相同但格式不同的2中浮点数,假设前者阶码短、尾数长,后者阶码长、尾数短,其他规定均相同,则它们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和精度为( C )。

A.两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和精度相同 B.前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但精度低 C.后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但精度低 D.前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但精度高 *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是有效地址等于( C )。

A.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B.堆栈指示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D.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PUSH指令,按操作数的个数是分属于( A ),使用的寻址方式是( E )和( G )。 A.单操作数 B.双操作数 C.无操作数 D.多操作数 E.寄存器寻址方式 F.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G.堆栈寻址方式 H.相对寻址方式 *下列说法中( B )是正确的。

A.半导体ROM信息可读可写,且断电后仍能保持记忆 B.半导体ROM是非易失性的,断电后仍能保持记忆 C.半导体ROM是易失性的,断电后不能保持记忆 D.EPROM是可改写的,因而也是随机存储器的一种

*在CPU与主存之间加入Cache,能够提高CPU访问存储器的速度,一般情况下Cache的容量 命中率 ,因此Cache容量 。( C )

A.越大,越高,与主存越接近越好 B.越小,越高,与主存越差异越好

C.越大,越高,只要几百K就可达90%以上 D.越小,越高,只要几K就可达90%以上

*某机字长16位,采用原码定点小数表示,符号位为1位,数值位为15位,则可表示的最大正小数为 ,最小负小数为 。( C )

A.+ (216—1),— (1—215) B.+ (215—1),— (1—216) C.+ (1—215),— (1—215) D.+ (215—1),— (1—2

—15

)

*在定点二进制运算器中(减法运算一般通过( D )来实现。 A.原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 B.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 C.补码运算的十进制减法器 D.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加法器

*在定点运算器中,无论采用双符号位还是采用单符号位,都必须要有( C ),它一般用( C )来实现。 A.译码电路,与非门 B.译码电路,或非门 C.溢出判断电路,异或门 D.移位电路,与或非门

*长度相同但格式不同的2中浮点数,假设前者阶码短、尾数长,后者阶码长、尾数短,其他规定均相同,则它们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和精度为( C )。

A.两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和精度相同 B.前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但精度低 C.后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但精度低 D.前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但精度高

*ADD R0,R1 加法指令,按操作数的个数是分属于( B ),使用的寻址方式是( E )。 A.单操作数 B.双操作数 C.无操作数 D.多操作数 E.寄存器寻址方式 F.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G.堆栈寻址方式 H.相对寻址方式

*在CPU与主存之间加入Cache,能够提高CPU访问存储器的速度,一般情况下Cache的容量 命中率 ,因此Cache容量 。( C )

A.越大,越高,与主存越接近越好 B.越小,越高,与主存越差异越好 C.越大,越高,只要几百K就可达9%0以上 D.越小,越高,只要几K就可达90%以上

*某机字长16位,采用原码定点整数表示,符号位为1位,数值位为15位,则可表示的最大正整数和最小负整数的一组数为( A )。 A.+ (215—1),— (215—1) B.+ (215—1),— (216—1) C.+ (214—1),— (215—1) D.+ (215—1),— (1—2

—15

)

*定点数补码减法可以直接加法器完成,符号位( );并把补码形式的减数诸位求反送加法器,再给最低位给出进位信号( B )。 A.与数值位分别进行运算,0 B.与数值位一起参加运算,1 C.与数值位分别进行运算,1 D.与数值位一起参加运算,0

*长度相同但格式不同的2种浮点数,假设前者阶码长,尾数短,后者阶码短,尾数长,其它规定均相同,则它们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和精度为( B )。

A.两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和精度相同 B.前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但精度低 C.后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且精度高 D.前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且精度高 *基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 A )。

A.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偏移量) B.堆栈指针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D.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PUSH指令,按操作数的个数是分属于( B ),使用的寻址方式是( E )和( F )。 A.单操作数 B.双操作数 C.无操作数 D.多操作数 E.寄存器寻址方式 F.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G.堆栈寻址方式 H.相对寻址方式

*虚拟存储器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局部性原理,因而虚存的目的是为了给每个用户提供比主存容量( D )地址空间。 A.小得多的逻辑 B.大得多的逻辑 C.小得多的物理 D.大得多的物理 *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 D )

A.(1010110)2 B. (512)8 C. (00101000)BCD D. (235)16 *两个补码数相加,只有在( A )时有可能产生溢出。 A.符号位相同 B.两个正数相加结果为正

C.符号位不同 D.数值位产生向符号位的进位,符号位也产生向更高位的进位

*定点数补码减法可以直接用加法器完成,此时符号位 参与运算;并把补码形式的减数诸位求反送至加法器,再向最低位给出进

位信号 。( B )。

A.与数值位分别进行运算,0 B.与数值位一起参与运算,1 C.与数值位分别进行运算,1 D.与数值位一起参与运算,0

*长度相同但格式不同的2中浮点数,假设前者阶码短、尾数长,后者阶码长、尾数短,其他规定均相同,则它们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和精度为( C )。

A.两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和精度相同 B.前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但精度低 C.后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但精度低 D.前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但精度高 *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是有效地址等于( C )。

A.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B.堆栈指示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D.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PUSH指令,按操作数的个数是分属于( A ),使用的寻址方式是( E )和( G )。 A.单操作数 B.双操作数 C.无操作数 D.多操作数 E.寄存器寻址方式 F.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G.堆栈寻址方式 H.相对寻址方式

*某机字长16位,采用原码定点整数表示,符号位为1位,数值位为15位,则可表示的最大正整数和最小负整数的一组数为( A )。 A.+ (215—1),— (215—1) B.+ (215—1),— (216—1) C.+ (214—1),— (215—1) D.+ (215—1),— (1—2

—15

)

*定点数补码减法可以直接加法器完成,符号位( );并把补码形式的减数诸位求反送加法器,再给最低位给出进位信号( B )。 A.与数值位分别进行运算,0 B.与数值位一起参加运算,1 C.与数值位分别进行运算,1 D.与数值位一起参加运算,0

*长度相同但格式不同的2种浮点数,假设前者阶码长,尾数短,后者阶码短,尾数长,其它规定均相同,则它们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和精度为( B )。

A.两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和精度相同 B.前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但精度低 C.后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且精度高 D.前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且精度高 *基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 A )。

A.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偏移量) B.堆栈指针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D.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PUSH指令,按操作数的个数是分属于( B ),使用的寻址方式是( E )和( G )。 A.单操作数 B.双操作数 C.无操作数 D.多操作数 E.寄存器寻址方式 F.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G.堆栈寻址方式 H.相对寻址方式 *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 D )

A.(1010110)2 B. (512)8 C. (00101000)BCD D. (235)16 *两个补码数相加,只有在( A )时有可能产生溢出。 A.符号位相同 B.两个正数相加结果为正

C.符号位不同 D.数值位产生向符号位的进位,符号位也产生向更高位的进位

*定点数补码减法可以直接用加法器完成,此时符号位 参与运算;并把补码形式的减数诸位求反送至加法器,再向最低位给出进位信号 。( B )。

A.与数值位分别进行运算,0 B.与数值位一起参与运算,1 C.与数值位分别进行运算,1 D.与数值位一起参与运算,0

*长度相同但格式不同的2中浮点数,假设前者阶码短、尾数长,后者阶码长、尾数短,其他规定均相同,则它们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和精度为( C )。

A.两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和精度相同 B.前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但精度低 C.后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但精度低 D.前者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大但精度高 *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是有效地址等于( C )。

A.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B.堆栈指示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D.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PUSH指令,按操作数的个数是分属于( A ),使用的寻址方式是( E )和( G )。 A.单操作数 B.双操作数 C.无操作数 D.多操作数 E.寄存器寻址方式 F.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G.堆栈寻址方式 H.相对寻址方式 *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