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十三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7 20:05: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本主义国家和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经济联系而形成的统

一的整体,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指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经济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世界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指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3.史论观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质疑

有学者对传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概念提出质疑,认为……第二次技术革命(1870~1914年)通过设备更新、技术升级强化了第二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支配地位,也给第三产业增添了新兴部门,但并未带来三大产业之间的另一次结构转换(质变),因此不能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主题一 技术革新与产业重组——两次工业革命

[史料研读]

史料一 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银行业在英国发展得更早、更有效,为个人企业和社团企业提供了共同基金。……企业家中的人才令人印象深刻地集中在英国。……摆脱常规和对个人责任的强调使在非国教徒中间产生很大一部分实验者和发明者,而他们的节俭使他们把利润再投资于实业。……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使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它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二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史料三 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

——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

史料四 到17、18世纪之交,……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

5

里草木不生。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有小偷1万,妓女5万,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地抢劫。

——黄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解读史料┃

1.史料一以省略号分层,逐层分析了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的有利因素。据史料可知,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2.史料二、三注意两则材料出处和史料二中的时间“1914年”,主要反映了工业革命的影响。据此判断美国出现福特式“创新”与当时正在进行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流水线作业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福特汽车的销量巨增,有助于垄断组织的产生。 3.史料四主要说明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恶化的同时,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运用史料┃

1.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简析其影响。

答案 (1)原因: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

(2)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更多的人使用汽车;有助于垄断组织发展。

2.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移动趋势。 答案 普及前:由农村向城市移动(向煤铁生产地区移动)。普及后:由城市向郊区移动。 3.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工业革命对社会思想的影响。

答案 社会矛盾加剧,马克思主义产生;形成了一些现代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时间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史论归纳]

1.多元史观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

(1)从整体史观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从文明史观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从近代化史观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从社会史观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的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

6

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等。

(5)从生态史观看,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从社会转型视角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1)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协调,也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

(2)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3)促使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经济的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 (4)促使社会思想转型:工业化和法国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导致了1815年以后种种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在1848年的欧洲革命中发挥了作用。

(5)促使社会形态转型:工业革命后,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主题二 世界连为一个整体——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史料研读]

史料一 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史料二 1865年,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曾这样自豪地描述:“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场;澳大利亚、西亚有我们的牧羊地;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有我们的牛群;秘鲁运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则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而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则遍及印度群岛;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长期以来早就生长在美国南部的我们的棉花地,现在正在向地球上所有的温暖区域扩散。” ┃解读史料┃

7

1.史料一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世界市场的影响,即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扩大,推动了整个世界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2.史料二注意分号的分层作用,抓住每一层的含义总结归纳分析,史料用描述性语言阐释了英国在当时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运用史料┃

根据史料二,指出英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因。

答案 (1)地位:英国处于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是世界经济霸主;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沦为英国的经济附庸。

(2)原因: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化国家;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掌握世界殖民霸权;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史论归纳]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阶段特征

阶段 15世纪末至 新航路的开辟 16世纪 商业资本 17世纪至18世殖民扩张 纪中期 18世纪中期至19工业革命 世纪中后期 19世纪中后期至第二次工业革命 20世纪初 2.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评价

(1)奴役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控制着这些国家、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命脉。

(2)改造性: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自然经济不断解体,旧思想、旧制度不断受到冲击,整个世界进一步资本主义化。

(3)全球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彻底打破了世界各地封闭孤立状态,使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私人垄断资本 本输出 成 瓜分世界、资工业资本 商品输出 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夺 展 世界市场基本形略、扩张和掠世界市场得到拓欧洲殖民侵现 推动因素 主要资本 主要途径 影响 世界市场雏形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