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透视图原理讲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9:25: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作法二:

1)在H.L.上设V1-V2,二等分处设X。

2)以X为圆心画通过V1、V2的圆弧。

3)V1-V2间任设Vc点,画垂线和前圆弧交点为A。

4)取Vc-A间的任意点B,由V1、 V2通过B延长的透视线和前圆弧交Y、Z点。

5)V1和 Z,V2和 Y连结线的延长在Vc-A的垂直线上相交,为第三消失点V3。

6)V1-V3,V2-V3视为H.L.,反复作图可得C、D点。

7)由A的透视线及C、D至各消失点的透视线得E、F、G完成透视(图39)。

作法三:1)在有角透视图上作正六面体,画对角线。

2)任意倾斜的一个边角交点X作为基点,求出透视(图40)。

十二、室内透视

1.一点透视求法。

1)先按室内的实际比例尺寸确定ABCD。

2)确定视高H.L.,一般设在1.5m-1.7m之间。

3)灭点 VP及 M点(量点)根据画面的构图任意定。

4)从M点引到A-D的尺寸格的连线,在A-a上的交点为进深点,作垂线。

5)利用VP连接墙壁天井的尺寸分割线。

6)根据平行法的原理求出透视方格,在此基础上求出室内透视。

图例:根据室内的平面、剖面,求室内透视。

作法:1)先按室内的比例尺寸,求出室内透视格。

2)在透视方格的基础上,画出平面布置透视图。

3)在平面透视的边角点上作垂线,量出实际高度点连接完成室内透视(图41-45)。

2.二点透视求法

作法一:

1)按照一定比例确定墙角线A-B,兼作量高线。

2) AB间选定视高H.L.,过B作水平的辅助线,作G.L.用。

3)在H.L.上确定灭点V1、V2,画出墙边线。

4)以V1、V2、为直径画半圆,在半圆上确定视点E。

5)根据E点,分别以V1、V2为圆心求出M1、M2量点。

6)在G.L.上,根据 AB的尺寸画出等分。

7)M1、M2分别与等分点连接,求出地面、墙柱等分点。

8)各等分点分别与V1、V2连接,求出透视图(图46、47)。

作法二:

1)过P点作一水平线P-C,并按地板格等分之。

2)连结CD交视平线于M1点。

3)从M1点向P-C各等分连线,在PD上的交点,为V1方向的地板透视点,各点连接V1。

4) BP也用同理求出透视图。窗格的方法也如此(图48)。

作法三:

1)按室内实际比例画出ABCD边框。

2)确立视高H.L.,灭点V1,任意定出M点,V2灭点线,由V2交点b引垂线,求出第二灭点透视框。

3)用M点求出进深,找出CD中点O,连接V1,连接E-d。

4)再依次用对角线、分割增殖法求出透视图(图49、50)。

十三、轴测图

在作图时,将平面图在水平线上,扭转到一定的角度后,把平面图上的各点按同一比例尺寸,向上作设计高度的垂线,然后连接垂直线上端各点,即可求出轴测图。如图:

作法:

1)选择OX、OY、OZ轴的角度。

2)把平面图AB、CD分别与轴OX、OY重叠,在OX轴上分别量出OA、AB的长度,OY轴上分别量出OC、CD的长度,自A、B点作平行OY的水平线,自C、D点作平行OX轴的水平线,求出平面图。

3)自平面上各点作垂线,量出EF、EG的高度。

4)按立面图的高度,完成各点的高度,求得轴测图(图51、52)。

十四、透视图绘制时的应注意点

1.建筑透视图:

1)透视图上主要建筑物所占面积通常约为纸面的三分之一。建筑物的设置,其地面的面积应小于天空的空间,这样才有稳重感。

2)建筑物左右应留空间,增添配景充实画面。

3)透视图上天空面积若太大,空白显得太多时,可以绘出较近的树叶填补。

4)透视图中的前景、建筑物、背景三部分,要用不同明度对比区分,才可使前后有深度感,突出建筑物。

5)建筑物本身线条应详细刻画,其它可简单绘之。

6)透视画上可绘出远近不同的树,来增加画面深度及大小比例感。

7)透视画的配景:人、物、树木、汽车,可以使画面由呆板转为活泼生动,有深度感,并能清楚识别建筑物的大小比例(图53、54)。

2.室内透视图:

1)画透视图时,要考虑室内布局的主次,重点表现对象,墙面、顶棚、家具,哪些需着重表现,这就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