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4 13:24: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物理高考模拟训练题20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
1. 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
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波尔原子理论证实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中子 C.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确定了原子核的存在 D.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原子内部存在电子
2. 与早期的电缆传输信息相比,光纤通信具有各方面压倒性的优势。根据传输效率的
850nm、1310nm、1550nm,考量,日前光纤信号传输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波长的激光:
均大于红光波长(630-760nm)。下列关于光纤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光纤通信利用的是光的全反射原理 B. 光纤中的激光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C. 若用红光照射某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光纤中的激光一定可以 D. 若换用可见光传输信号,其在光纤中的传播速度比现有的三种激光更快
3. 2019年4月2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
44颗北斗导航卫星,拉开了今年北斗全球高密度组网的序幕。北斗系统主要由离地面高度约为6R(R为地球半径)的同步轨道卫星和离地面高度约为3R的中圆轨道卫星组成,设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地球自转。则( )
A. 这两种卫星速度都大于
B. 中圆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大于24小时
C. 中圆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约为 D. 根据G=
=m可知,若卫星从中圆轨道变轨到同步轨道,需向前方喷气减速。
4. 如图所示,为一自耦变压器的电路图,其特点是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把整个线
圈作为副线图,而取线圈的一部分作为原线圈。原线圈接在电压为U的正弦交流电
A2均为理想电表。源上,电流表A1、当触头P向上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1读数变小,A2读数变小
B. A1读数变大,A2读数变小
C. R两端电压变大,变压器输入功率变小 D. R两端电压变大,变压器输入功率变大
5.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板长和板间距均为L,两极板分别
带等量异种电荷。现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带电粒子A和B,分别从紧贴上极板和极板中线位置以相同的初速度垂直于电场强度方向进入电场。最终均恰好贴着下极板飞出电场。粒子重力不计。则()
第1页,共13页
A. 两个粒子的电荷量之比qA:qB=4:1 B. 两个粒子的电荷量之比qA:qB=2:1
C. 两个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大小之比vA:vB=2:1 D. 过程中电场力对两个粒子做功之比WA:WB=2:1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
6. 某时刻波源O开始振动形成的简谐波沿x轴传播,从波源起振开始计时,其振动图
象如图甲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在波源O和质点P间形成了如图乙所示的波形,
N、P均为x轴上的质点且恰好在平衡位置;其中M、已知质点P平衡位置坐标xP=6m,
由上述条件可知( )
A. 图乙所示时刻可能是t=6s时刻,此时P质点刚开始振动 B. 从图乙所示时刻再经过2s,质点M走过的路程等于4m C. t=3s时刻,M点在波峰位置 D. t=3s时刻,M点在波谷位置
7.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
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
A.
B.
C.
D.
8. 如图甲所示,通电直导线A和方框导线B放置于同一平面内。导线A中通入如图
乙所示电流,以竖直向上的电流为正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第2页,共13页
A. 时刻B中没有感应电流 B. 时刻A、B间安培力为零
C. 时刻B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与时刻相反 D. 0~T时间内B中的感应电流大小不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9. 一质量为1kg的小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某时刻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开始匀加速
运动,经过2m的位移速度达到4m/s,之后撒去恒力F.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取10m/s2,则F=______N;物块在地面上运动的总时间为______s。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
10. 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面上,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绕
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研究绳拉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此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等相关仪器以及刻度尺等测量工具,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无法简单测出小车所受合力,所以该同学用所挂钩码的重力来代替。
①为了尽可能减小误差,下列做法中必要的有______ A.所挂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B.调节滑轮高度,使拉小车的细线与木板保持平行 C.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尽量与释放小车保持同步
D.调节木板倾角,利用小车自身重力平衡运动过程中的阻力
②在完成必要操作后,该同学打出了几条纸带,并从中选择了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分析,如下图所示,其中O点是纸带上打出的第一个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若选择O点和D点作为初末状态进行分析,已知所挂钩码质量为20g,小车质量为360g,重力加速度取9.8m/s2,则过程中合力做功为______J,小车动能变化为______。(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第3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