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内容及安全操作操作规程编制内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0:05: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公示内容:

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注:制牌后每检测部位各挂1处

二、危害告知(罐区、车间、仓库等部位) 三、总经理安全承诺:(2.1)

四、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目标:(2.1) 五、关键装置、重点部位:(6.5-15) 六、入厂须知

1、厂区内严禁吸烟,严禁携带打火机、火柴及其他火种进入厂区。

2、穿带有铁钉的鞋或穿戴毛料、化学纤维服装,严禁进入生产装置、易燃易爆物品罐区、易燃易爆物料装卸区,以防产生静电,引发安全生产事故。 3、严禁在易燃易爆物质生产、运输、贮存区域使用手机等非防爆移动通信工具。 4、严禁醉酒人员进入厂区。

5、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剧毒类危险品进入厂区,禁止在厂区内燃放烟花爆竹。 6、进入厂区人员应爱护公共设施,无论何种原因损坏公司设施者应照价赔偿或在限期内更换公司认可的同类设施。

7、严禁在正在运行的设施下停留、经过,严禁有违反警告牌内容的行为。 9、厂内车辆必须限速在5km/h以下行驶。未办理进入生产装置区通行手续的车辆,严禁入内。

10、出入我厂区人员应自觉遵守公司治安管理规定,门卫有对其不规范行为批评教育的权利,对无理取闹者,由门卫报公司有关部门处理。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编写规范(草稿)

1 编写基本原则

1.1 应遵循全面、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原则进行编写。

1.2 应做到概念清楚、表达准确、文字精练、语言简明、用语前后一致、不同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结构、格式统一。

1.3 应组织管理、生产、安全、技术、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作业人员参加编写。

1.4 涉及计量单位时,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可用单位名称或者单位符号表述,但必须统一且前后表述的计量单位一致。

1.5 编写前宜采用HAZOP分析进行危险有害辨识、风险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1.6 尽可能地描述每一个操作细节,将每一个细节描述到位。 1.7 与有关的其他文件协调一致,不能有冲突。

1.8 按岗位进行编写,如因作业配合程度密切,操作难以分解到某个岗位,也可以按照工序为单元进行编写。 2 编写依据

2.1 安全生产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规程、标准。 2.2 设备说明书。 2.3 生产工艺流程。 2.4 操作者的操作经验。 2.5 事故案例。 3 结构、格式和内容

3.1 结构、格式

由封面、目录、正文内容、附件组成。 3.2 内容

应包括:岗位设置、工艺安全信息、工艺操作方法及正常开停车程序、紧急停车程序、故障及异常情况处理、巡回检查、设备维护保养、职业卫生、劳动防护、消防器材的配置与使用、交接班制度、应急处置。 3.2.1 岗位设置 应包括:

3.2.2 1)岗位名称、任务、管辖范围; 3.2.3 2)岗位定员及分工; 3)岗位职责及任职条件 3.2.4 工艺安全信息

工艺安全信息包括化学品危害信息、工艺技术信息和工艺设备信息。 3.2.4.1 化学品危害信息

规定原料、辅料、中间产品、产品的理化性质、指标要求,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等,至少包括下列信息:

a) 毒性;

b) 物理参数,如沸点、蒸气压、密度、溶解度、闪点、爆炸极限;

c) 反应特性,如分解反应、聚合反应;

d) 腐蚀性数据,腐蚀性以及材质的不相容性;

e) 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如受热是否分解、暴露于空气中或被撞击时是否稳定;与其它物质混合时的不良后果,混合后是否发生反应; 3.2.4.2 工艺技术信息

工艺技术信息至少应包括: a) 工艺流程简图; b) 生产工艺原理;

c) 工艺指标及操作参数,如物料配比、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及安全操作范围。 d) 设计的物料最大存储量。 3.2.4.3 工艺设备信息

工艺设备信息至少应包括:

a)主要设备及设备名称、位号、结构、材质、尺寸、容器类别、设计温度与压力、操作温度与压力等;

b)设备简图和管道单线示意图 c)泄压系统描述

d)调节阀系统及计量控制系统的描述; e)安全系统(如:联锁、监测或抑制系统)。 3.2.5 工艺操作方法及正常开停车程序 3.2.5.1 工艺操作方法

根据规定的工艺指标和操作参数,规定正常运行的主要参数的调节方法。 3.2.5.2 正常开车程序

1)开车前应编制开车方案,参加开车人员均经过培训并熟悉开车方案;

2)开车前准备工作:规定生产装置(设备、管道、阀门、仪器仪表)开车的准备、要求,规定配套公用工程(水、电、汽、气)的要求。

3)开车前的联系;

4)开车步骤。包括预试车(单体试车、工程中间交接、联动试车)、化工投料试车(试车条件、试车方案及标准、倒开车、试车队伍),按《山东省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试行)》(鲁安监发[2009]63号)的有关规定执行;应详细描述开车步骤。

5)安全操作要点

应规定开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安全操作要点。 3.2.5.3 正常停车程序

1)停车前应编制停车方案,参加停车人员均经过培训并熟悉停车方案;

2)停车前准备工作:停车操作票、工艺操作联络票等各种票证齐全,并下发岗位;停车用的工(器)具、劳动防护用品齐备,如专用停车工具、通讯工具、事故灯、防护服等;

3)停车前的联系;

4)停车后的置换清洗方案、停车阀位图等; 5)停车步骤,应详细描述停车步骤;

6)应规定停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安全操作要点。 3.2.6 紧急停车程序 3.2.6.1 紧急停车条件

应规定紧急停车的各种前提条件。当紧急停车涉及其他部门或岗位时,应规定需要通知的部门和岗位。

3.2.6.2 紧急停车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