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厕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4 13:06: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公共厕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某某公共厕所建设项目 2、承办单位:某某县住建局 3、建设性质:新建 4、项目投资:320万元 5、建设地址:某某县县城

1.2 编制依据

1、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第三版);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98)253号令; 4、《中华人们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一条; 5、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6、现行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 7、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1.3 编制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兼顾,坚持生产与生态环境相和谐。

公共厕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配套、兼顾发展的原则。 3、项目在功能完善的基础上,尽量做到简洁、端庄、大方。 4、合理性原则。遵循“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对土地效益的分析,合理布局,充分体现土地的使用价值。

5、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节能、环保、消防等规定,以及有关设计标准和规范。

1.4 编制范围

1、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2、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3、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4、工程建设方案 5、节能措施

6、环境影响与安全防护 7、项目组织机构 8、项目实施进度 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招标方案 11、风险评估

1.5 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共建设4座公共厕所。

公共厕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方案一:占地面积:163.74m2/座,建筑面积:99.93m2/座。总占地面积:654.96 m2,总建筑面积:399.72 m2。

方案二:占地面积: 223.49m2/座,建筑面积:142.88m2/座。总占地面积:893.96 m2,总建筑面积:571.52 m2。

建设内容:

方案一:公共厕所为地上一层,共6间,其中一间为男卫生间,一间为女卫生间,一间为休息室,一间为垃圾收集站。

方案二:公共厕所为地上一层,共6间,其中一间为男卫生间,一间为女卫生间,一间为残疾人卫生间,一间为门厅(设有盥洗盆),一间为管理室,一间为工具室,一间为垃圾收集站。

1.6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320万元,所需资金全部由地方财政配套解决。

1.7 项目进度计划

项目从2016年4月至2016年7月。2016年4月为前期准备阶段,2016年5月至2016年6月为建筑工程实施及装修阶段,2016年7月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

1.8 社会评价

1.本工程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公共厕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本项目的建成有利于促进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造福于民,将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本项目有着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其实施是可行的。

3.项目建成后的直接受益者是城区居民,体现了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的思想,是实践“三个代表”,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具体行动,其社会效益十分明显的。

4.本项目的实施与某某县县城的城市发展设想和城市规划相吻合,对促进某某县县城建设的发展,提高某某县的城市建设档次和知名度,将发挥巨大作用。

1.9 研究结论

1、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符合某某县城乡总体规划。

2、项目对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日常生活水平,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保证。

3、项目在选址、功能、配套设施、建设标准方面符合要求、布局合理、规模适当。

综上所述,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建议尽快实施。

公共厕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十二五”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9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7倍,年均增长16.3%,较“十一五”期间高9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607元,是“十一五”末的2.7倍,年均增长29.7%,较“十一五”期间高10.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860万元,是“十一五”末的5.4倍,年均增长38.9%,较“十一五”期间高23.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4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5倍,年均增长19.4%,较“十一五”期间高3.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07元,是“十一五”末的2.8倍,年均增长20.4%,较“十一五”期间高11.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991元,较“十一五”预期目标9000元净增6991元,年均增长26%。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规模工业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四项指标增速均居全市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指标增速均居全市第二,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五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07年荣获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中,由2005年的69位跃升至2009年的39位,四年时间前移了30个位次,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某某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十二五”末,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7亿元,是“十一五”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