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电气安装与维修竞赛参考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0:44: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事件发生地点、事态状况、发展趋势、可能产生的后果等。安全管理小组根据事件情况,确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二)赛场安全操作规定

1.参赛选手除应遵守电气安装与维修的安全操作规程、电气作业安全规程的规定外,还应遵守赛场安全操作规定。

2.赛场的现场裁判、评分裁判和技术人员,是参赛选手的安全监护人,对参赛选手在完成比赛任务全过程中的安全负有监护和保护责任。

3.参赛选手在完成比赛任务的过程中,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服、绝缘鞋。

4.参赛选手在连接电路、排除电气故障时,禁止带电操作。需要带电调试设备、检修电路或检查装、调、修效果时,必须经赛场现场裁判同意,在赛场技术人员的监护下进行。带电调试设备和检修电路时,必须遵守带电作业操作规程。(现场裁判必须严格执行选手在未完成本赛位系统未妥善接地时不允许通电操作的规定)。

5.组装或拆卸机械机构时,不得用铁锤敲打,应用木锤、橡皮锤、紫铜锤或用专用装配工具进行操作。

6.在调试设备通电前,应先检查电路,工作间、施工部位有无其他弃物以及零件、工具等遗漏在此,检查无误后通知无关人员离开设备,防止设备运行发生意外事故。

7.参赛选手必须熟悉了解电气设备的安全保护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随时监视设备运转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停车,排除故障后方可再次运行。

8.正确使用各测量工具,防止碰摔事故的发生。正确使用万用表等测量仪器,防止使用不当造成测量仪器损坏。使用工、量具时手上油、汗应擦净,防止因滑动而失去控制,发生事故。

16

9.器材下料、拆卸和装配时严禁在工作台上不规范敲打。 10.在运行中发生异常故障现象时应立即停机,保持现场,同时应立即报告裁判员,然后进行故障排除。

11.通电启动机电设备前,参赛选手必须对电路、机械状况和防护进行安全检查(包括系统妥善接地),合格后再举手示意裁判员,经同意后,方可以进行通电操作。裁判员必须负责对选手全程监护。

12.出现火灾时,应立即切断设备电源,取下赛场的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13.发生突发事件时,要保持镇静,听从赛场工作人员指挥,安全、有序的撤离现场。

十五.经费概算

参根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经费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制定2018年赛项经费概算。

(1)规程制定、调研等前期费用5万元;

(2)命题、各种裁判费及专家差旅、食宿费用等18万元; (3)奖品13万元; (4)设备运输10万元;

(5)赛场电路敷设、安全设施和隔离通道布置等6万元; (6)赛场提供的比赛器材(导线、线管、线槽、桥架、线路安装附件等)12万元;

(7)宣传、体验和其他费用5万元; (8)总结会、说明会6万元; (9)教学资源转化5万元; 共计:80万元。 十六.比赛组织与管理

17

根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机构与职能分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设备与设施管理办法》《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监督与仲裁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具体落实如下:

(一)赛项组织机构 1.赛项执行委员会

赛项执行委员会全面负责本赛项的筹备与实施工作,接受大赛执委会领导,接受赛项所在分赛区执委会的协调和指导。赛项执委会的主要职责包括:领导、组织和协调赛项专家工作组和组织保障工作组的工作,管理赛项经费,选荐赛项专家工作组人员及裁判与仲裁人员,负责赛项安全工作等。

2.赛项专家组

赛项专家工作组在赛项执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本赛项技术文件编撰、赛题设计、评分标准设计、赛场设计、设备与器材拟定、赛事咨询、竞赛成绩分析和技术点评、赛事成果转化、赛项裁判人员培训、赛项说明会组织等竞赛的技术工作;同时负责赛项展示体验及宣传方案设计与赛后教学资源转化。

3.赛项组织保障组

赛项目组织保障工作组在赛项执委会领导下,负责赛项的具体保障实施工作。组长由赛项承办院校主要领导担任。组织保障工作组主要职责包括:按照赛项技术方案要求落实比赛场地及基础设施,协助竞赛设备的进场安装、调试与验收,赛项宣传,组织开展各项赛期活动,参赛人员接待,比赛过程文件存档等工作,赛务人员及服务志愿者的组织,赛场秩序维持及安全保障,赛后搜集整理大赛影像文字资料上报大赛执委会等。组织保障工作组按照赛项预算执行各项支出。

(二)赛项设备与设施管理

18

根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设备与设施管理办法》落实如下: 1.赛场布置

(1)赛场应进行周密设计,绘制满足赛事管理、引导、疏散、指示要求的平面图。竞赛举行期间,应在竞赛场所、人员密集的地方张贴。

(2)赛场平面图上应标明安全出口、消防通道、警戒区、紧急事件发生时的疏散通道等。

(3)赛场的标注、标识应进行统一设计,按规定使用大赛的标注、标识。赛场各功能区域、赛位等应具有清晰的标注与标识。

(4)赛位上应张贴各种设备的安全文明生产操作规程。 2.赛场管理

(1)在确保参赛选手不受干扰的前提下,全面开放赛场,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到场观赛,提升技能大赛的关注度和影响力。赛场选手竞赛的核心区域,应指定参观路线、规定停留时间,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管控与疏导。

(2)卫生间、医疗、维修服务、生活补给站和垃圾分类回收点都应在警戒线范围内,以确保大赛在相对安全的环境内进行,杜绝发生选手与外界交换信息、串通作弊的现象发生。

(3)设置安全通道和警戒线,确保进入赛场的大赛参观、采访、视察的人员限定在规定区域内活动,以保证大赛安全有序进行。

3.赛项保障

(1)建立完善的赛项保障组织管理机制,做到各竞赛单元均有专人负责指挥和协调,确保大赛有序进行。

(2)设置生活保障组,为竞赛选手、裁判和赛场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生活服务和后勤保障。

(3)设置技术保障组,为竞赛设备、软件与竞赛设施提供保养、维

19

修等服务,保障设备的完好和正常使用,保障设备配件、器材、耗材等与操作工具的及时供应。

(4)设置医疗保障服务站,提供可能发生的急救、伤口处理等应急服务。

(5)设置外围安保组,对赛场核心区域的外围进行警戒与引导服务。 4.监督与执行

(1)赛项应制定详细的赛场建设方案和建设进度表,并遵照执行。 (2)赛项专家组应根据已制定的赛场建设方案和进度进行检查,确保在比赛前建设完成,确保竞赛设备设施的安装、调试工作,保证大赛有序、正常进行。

(3)在正式比赛前一周,赛项专家组会同承办方对赛场建设结果进行验收与查漏。

(4)对赛场设备、设施、场地、环境应进行赛前测试和试运行,确保赛项设备设施完好完善和正常使用。

(5)赛场验收:正式比赛前,专家组会同承办方应根据建设方案对赛场进行验收。并在验收报告上签字确认。经验收后的赛场应采取封闭措施,禁止无关人员出入。

(三)安全措施

1.该赛项应根据赛项具体特点做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赛前应组织安保人员进行培训,提前进行安全教育和演习,使安保人员熟悉大赛的安全预案,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督促相关部门检查消防设施,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防止火灾、盗窃、信息失密等现象发生,要按时关窗锁门,确保大赛期间赛场财产的安全。

3.竞赛过程中如若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报告现场总指挥,同时启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各类人员按照分工各尽其责,立即展开现场抢救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