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式挡土墙施工组织设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16 2:05: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悬臂式挡土墙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和原则 1.1编制依据 1.1.1设计资料

1.1.2铁路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和有关规定。

1.1.3现场调查的有关资料。

1.1.4沈阳铁路局沈铁总发[2007]第93号文件。 1.1.5铁道部《工务安全规则》。 1.2编制原则

1.2.1严格遵守国家、铁道部、沈阳铁路局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守则。

1.2.2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安排时环保工作。 1.2.3认真做好调查研究,依据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施工方案比选,因地制定施工方案。

1.2.4努力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积极而慎重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求得先进技术、工程质量的高度统一。

1.2.5强调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实施性、操作性、严密性和可靠性。

2.施工地点

京通线赤峰西——赤峰间K450+220—325m,K450+379

—494m

3.施工概况 3.1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赤峰西——赤峰间京通线增建二线路基附属工程,位于钢铁西街中桥两端,线路右侧为公路立交桥通道,为了保证路堤右侧边坡不占压公路匝道,路堤右侧边坡采用悬臂式挡土墙收坡。

主要工程量:灌注C30钢筋混凝土1470m3,M7.5水泥砂浆砌片石护坡508m3,挡土墙为悬臂式挡土墙,墙身高6.5m。

3.2地形、地貌及气象等自然条件 3.2.1地形、地貌特征

工程位于内蒙古东部、属于内蒙古昭乌达高原的山地之低山丘陵区,地形较为平缓,绝对高程在570—571之间。

3.2.2气象

中温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冬夏及昼夜温差较大,春、冬雨季多风,主要气候要素如下:历年平均气温6.6℃,极端最低气温-30.4℃,平均降水量363.7mm,平均蒸发量2005.8mm,最大冻结深度1.2m。

3.2.3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基本烈度Ⅶ度)。

3.2.4地层

路基:底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Q4ml)及冲积层(Q4al),杂填土、杂色、松散、稍湿,主要由新黄土及建筑垃圾组成,新黄土褐黄色、软塑~硬塑,基本承载力120—160KPa;砾砂、褐色、中密、潮湿,基本承载力160KPa;细圆砾土、褐色、中密、潮湿、圆砾主要成份为玄武岩、花岗岩,一般粒径2—20,最大粒径70,充填约30﹪及少量土,基本承载力为400 KPa,粗圆砾土,灰褐色、中密、潮湿、砾土成分以安山岩、玄武岩、花岗岩为主,一般粒径20—40mm,最大粒径60mm,充填砂及土,基本承载力为650KPa。

3.2.5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埋深在3m左右,含水层在河流附近为砂、砾石层、最大靠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质良好,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3.3主要工程数量

工程数量表

序号 1 2 3 4 浆砌片石护坡 工程项目 M7.5水泥砂浆砌片石 碎石垫层 PVC管(¢25mm) 透水土工布(400g/m) 2mmmm

单位 m3 m3 m m2 数量 508 147 132 9 附注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排水沟 挡土墙 C30混凝土 HRB335 HRB235 C15素混凝土垫层 夯填黏土 沥青麻筋 砂夹卵石反滤层 PVC管(¢50mm) 透水土工布(400g/m) 挖基土 回填土 碎石垫层 栏杆 护轨 M7.5水泥砂浆砌片石 挖基土 2m3 Kg Kg m3 m3 m2 m3 m m2 m3 m3 m3 m m m3 m3 1470 115422 14956 135 29 64 275 154 9 2048 767 582 220 240 132 132 4.计划开、竣工日期

工程计划于2008年3月20日开工,2008年4月22日竣工。

5.施工顺序、进度安排及形象进度示意图 5.1施工顺序安排 5.1.1总体主导思路

依据工程特点结合技术装备能力和积累的实践经验为

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工期的规划目标、施工组织的总体主导思路;统筹安排、严格管理上是机械、多快好省、争抢进度、确保安全、质量严控、材料优质、精益求精、提前峻工。

5.1.2总体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2008年3月20日——2008年4月23日),含施工准备、基础开挖、碎石垫层、钢筋加工、脚手架搭拆、模板组拆、混凝土浇注。

第二阶段(2008年4月25日——2008年5月11日),含墙后路基回填碾压、检测,M7.5水泥砂浆砌片石护坡、排水沟、混凝土养护。

实施要点

优化方案、强化管理、严密组织、严格标准、确保行车与人身的绝对安全,加强机械化施工强度,组织足够的施工力量,建立与保持良好的连续均衡施工秩序,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尽最大努力提高劳动效率。

5.2施工进度安排

以控制工程进度的项目为主线、其它项目紧跟平行作业、流水作业、突出重点、确保工期。

5.3工期安排

施工准备:2008年3月20日——22日 钢筋弯制:2008年3月22日——30日 基础开挖:2008年3月24日——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