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案例及实训》教学大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0 17:55: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审计案例及实训》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一)使用专业:会计电算化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审计案例及实训》是会计电算化专业最高层次的专业课,该门课的主要内容是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审计循环。该课程实际上对所学知识进行了一次系统化的检验和应用,对学生所学知识能够起到一个综合检验、升华应用的作用,并能够帮助学生走出细枝末节,懂得要从大处做好财务工作。

2.课程目的: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完成了基础财务理论的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就所学相关学科的掌握情况通过在审计案例的分析中进行综合检验,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全局意识,为毕业后的实践应用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能力的引导。

3.课程任务: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对审计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一些简单的审计案例的分析,同时树立全局观念,懂得好的财务管理应当走出细枝末节,从大处着手。 (三)相关课程衔接

本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最高层次课程,必须建立学生已经具

备比较丰厚的会计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即必须已经完成了《统计》、《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并考核合格的基础之上。 二、课程目的基本要求 1.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知识; 2.熟悉审计职业道德和准则要求;

3.能够将管理层认定与审计目标有机结合;

4.能够选择恰当的审计方法和审计组织方式收集审计证据; 5.能够参照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模板结合实际情况起草审计业务约定书;

6.能够根据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

7.掌握审计风险模型,并能够运用审计风险模型恰当地设计审计程序和审计范围;

8.懂得审计抽样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9.能够按照业务循环设计审计程序并进行一些常规审计案例的分析;

10.能够根据收集的审计证据情况结合审计风险的承受能力恰当地出具审计报告。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关键点

1.课程重点:综合所学各学科知识,对审计案例进行分析。 2.课程难点:审计术语的理解。

3.课程关键点:把抽象的术语通俗化,把分散的知识综合化。 四、课程内容及安排 (一)主要内容

1.概论:介绍审计的概念、主体、分类等;

2.审计准则、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介绍审计准则体系、职业道德要求以及应负的法律责任;

3.管理层认定与审计目标:介绍管理层认定的内容以及与审计目标的关系;

4.审计方法与审计范围:介绍审计组织方法与程序,以及审计范围的确定基础;

5.审计依据、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介绍审计依据的内容、审计证据的种类、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 6.审计业务约定书与审计计划:介绍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基本内容以及审计计划的内容构成;

7.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介绍审计重要性这一重要术语和审计风险模型;

8.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介绍内控要素以及在审计中如何对内控进行了解和评价,简单了解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的内容;

9. 审计抽样:介绍审计抽样的原理、方法、应用; 10.审计流程:介绍审计流程的三个阶段的主要工作; 11.审计循环:分别从“采购与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