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 7:06: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5级地理周考题双向细目表(第1周)
命题人:赵实君 审题人:贺国富
题序 一级 二级 1 2 3 4 5 6 7 8 9 第一卷 选择题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二卷 13 (1) 考点及具体知识点 整体性概念 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黄土高原地表形态成因 整体性表现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 能力要求层次 设计 了解 理解 应用 难度系数 分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0.6 0.65 0.7 0.65 0.6 0.7 0.6 0.7 0.6 0.65 0.7 0.65 0.6 0.7 0.6 0.7 0.7 0.65 0.6 0.7 0.6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4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 森林的功能 整体性特征 整体性关联图环节 整体性特征 地理环境变化原因 整体性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基础 地域分异表现 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带分布 自然带谱的复杂性 影响气温低的原因 1
非选择题 14 (2) 大气环流方向 √ √ √ √ √ √ √ 0.7 0.7 0.6 0.6 0.6 0.65 2 4 2 6 4 4 (1) 湖泊面积减小对环境影响 (2) (1) 15 (2) (3) 整体性关联图 整体性关联图 整体性 板块运动 注:1、命题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四川省地理科学业考试说明 ” 2、平均
难度:0.65左右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5级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
地理周考题 第1周
命题人:赵实君 审题人:贺国富
第Ⅰ卷共20题,每题3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环境的 规律 ( )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 2.能够把自然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的是( )
A.地壳物质循环 B.生物循环 C.水循环 D.大气环流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搬运作用 D.风力沉积作用 4.我国南方低山丘陵,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网密布。这种自然景观特征体现了( )
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景观的复杂性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5~6题。
2
5.“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6.“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读“某地理事象关联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A.人口数量增多 B.森林破坏 8.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综合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
C.气候变化 D.围湖造田 )
C.差异性特征 D.整体性特征
读我国某区域绿洲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9~10题。
9.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10.该示意图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下图反映了不同地质时期某地自然环境的变化,据此完成11~12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