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细胞形态大小观察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1:45: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验四 叶绿体的分离与观察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分离,了解差速离心分离细胞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 观察叶绿体的形态。 二、实验原理

将组织匀浆后悬浮在等渗介质中进行差速离心,是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依次增加离心力和离心时间,就能够使非均一悬浮液中的颗粒按其大小、密度先后分批沉降在离心管底部,分批收集即可获得各种亚细胞组分。

叶绿体的分离应在等渗溶液(0.35mol/L氯化钠或0.4mol/L蔗糖溶液)中进行,以免渗透压的改变使叶绿体受到损伤。将匀浆液在1 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2min,以去除其中的组织残渣和一些未被破碎的完整细胞。然后,在3 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5min,即可获得沉淀的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 三、实验用品 1、器材

主要设备:普通离心机、组织捣碎机、粗天平、荧光显微镜。

小型器材:烧杯2个,10ml量筒,滴管,离心管,纱布若干,载片及盖片。 2、材料:新鲜菠菜。

3、试剂:0.35mol/L NaCl溶液。 四、实验方法

1、叶绿体的分离与观察

(1)选取新鲜的嫩菠菜叶,洗净擦干后去除叶梗及粗脉,称6g于研钵中,加10ml 0.35mol/L NaCl溶液,用研钵捣碎成匀浆状。 (2)将匀浆用4层纱布过滤于50ml烧杯中。

(3)取滤液4ml于离心管中,在1000r/min下离心2min(注意离心前用天平配平)。 (4)将上清液倒入另一个干净的离心管中。

(5)将上清液在3000r/min下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沉淀即为叶绿体(可能混有部分细胞核),

(6)将沉淀用2 ml 0.35mol/L NaCl溶液悬浮(用滴管吹打沉淀使之悬浮)。 (7)用滴管取叶绿体悬液一滴滴于载片上,加盖片后(用滤纸吸掉多余的液体)即可在普通光镜下观察(10×,40×,100×)。

(8)叶绿体悬液如果过浓,用0.35mol/L NaCl溶液稀释后重新制片观察。 2、菠菜叶切片观察

用剃须刀将新鲜的嫩菠菜叶切削一斜面置于载片上,滴加1~2滴0.35mol/L NaCl溶液,盖片后轻压,置普通显微镜下观察。 五、实验结果

1、画出高倍镜下的叶绿体图(多角度);

2、说明0.35mol/LNaCl溶液的作用,是否可以蒸馏水代替。

实验五 掌握植物细胞骨架(微丝)的观察方法 一、实验目的:光镜下观察细胞骨架。 二、实验原理:

1、原理:在一定时间内,用适当浓度的TritonX-100(曲拉通X-100)处理时,可将细胞内蛋白质破坏,但细胞骨架系统的蛋白质却被保存,后者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可在光镜下观察到细胞骨架的网状结构。

2、细胞骨架: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在细胞中支持和连接细胞各组份,与细胞运动有关的结构,包括微丝(MF)、微管(MT)、中间纤维。 3、TritonX-100:非离子型去垢剂,在一定时间内可消除细胞骨架外部杂蛋白,而骨架蛋白得以保留但长时间作用,也会破坏骨架蛋白。 4、M-缓冲液:增加膜稳定性,冲洗TritonX-100。 5、戊二醛:固定剂,使骨架蛋白变性,但网络形态不变。 6、考马斯亮兰R250:蛋白质染色剂(无选择特异性)。

三、试剂材料:M-缓冲液6mMol/L pH6.8;1% Triton X-100溶液 ; 2.5%戊二醛;0.2%的考马斯亮兰R250;PBS溶液;洋葱。 四、实验方法:

1.撕洋葱内表皮,置PBS液中,使之沉降3-4小时; 2.用镊子取几片处理好的洋葱内表皮,置于表面皿中;

3.用滤纸吸去PBS液,加入1%Triton x-100浸没,经常翻动洋葱内表皮。(处理时间15,17,19,21,23分钟)处理时每人选一个时间,处理结束后倒掉1%Triton x-100,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

4.加入适量的(达到完全浸泡)M-缓冲液,浸泡3-5分钟,倒掉液体。重复3次; 5.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

6.加入2.5%戊二醛浸泡0.5小时(轻轻翻动2次); 7.倒掉液体。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

8. 加入适量的(达到完全浸泡)PBS缓冲液,浸泡3-5分钟,倒掉液体。重复3次;

9.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

10.加入适量的(达到完全浸泡)0.2%考马斯蓝染色液,染20分钟; 11.倒掉染色液。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

12.加入适量的(达到完全浸泡)蒸馏水,浸泡0.5分钟,倒掉液体。重复2次; 12.用镊子撕洋葱内表皮(大小约0.3×0.3cm),放在载玻片上,加盖片,在普通光镜下观察(10×,40×) 五、实验结果:

1、 绘出实验观察到的细胞骨架图; 2、 说明细胞骨架的作用;

实验六 细胞活力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学习鉴别细胞活力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及试剂

1、口腔上皮细胞,鼠肝细胞。

2、0.01%吖啶橙生理盐水溶液,0.05%苯胺黑生理盐水液 三、实验内容:

1、细胞活力鉴别:用牙签取口腔上皮细胞,涂于载玻片上,用0.01%吖啶橙染色,兰光激发,观察细胞活性与荧光强弱的关系。

3、 细胞死活鉴别:取鼠肝细胞悬液,滴一滴在载玻片上,加一滴苯胺黑染1-2

分钟,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四、实验结果:记录实验现象并解释。

注:鼠肝悬液:头天取鼠肝用70%乙醇固定,冰箱保存,为死细胞,实验前取新鲜鼠肝、悬浮,为活细胞。观察物中死活细胞均有,用生理盐水悬浮。

1:细胞活力鉴别

实验步骤:用牙签取口腔上皮细胞,涂于载玻片上,0.01%吖啶橙染色约5分钟,兰光激发观察细胞活性与荧光强弱的关系。 2:细胞死活鉴别

实验步骤:取小鼠肝细胞悬液,滴一滴在载玻片上,加一滴苯胺黑染1-2分钟,观察。

实验七 荧光的细胞化学测定

一、实验目的:了解荧光显微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细胞化学方面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1、荧光:当一种波长的光照射某种物质时,这种物质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出较入射光波长更长的可见光,这种被激发出的可见光叫做荧光。 ①自发荧光:有些生物体受到短波光照射后直接发出荧光; ②次生荧光:生物材料吸附荧光染料后,经短波光照射发出荧光;

2、荧光显微技术:用短波光照射被检物使其发出荧光,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镜检,观察荧光强弱,颜色分布,从而测定细胞活性,荧光物质的分布及某种结构的有无。 三、实验用品:

0.01% 吖啶橙生理盐水液(DNA专一染料)。 0.02%异硫氰酯荧光素(激发光源:蓝色发绿光)。

0.01%罗丹明生理盐水液(不是线粒体专一性染料,所以整个细胞都能被染色,而线粒体呈亮红色)。 四、实验内容:

1、DNA分布(核)的观察:

撕掉洋葱内表皮,吖啶橙(DNA专-性染料)染色5分钟,生理盐水冲洗,蓝光激发观察(冲洗方法:盐水一滴,吸掉,再一滴,观察) 2、蛋白质分布(细胞)的观察:

撕掉洋葱内表皮,异硫氰酯荧光素染5分钟,盐水一滴,吸掉,再一滴,观察,生理盐水冲洗,蓝光激发。 3、线粒体,细胞骨架观察:

撕洋葱内表皮,罗丹明溶液染5分钟,冲洗,绿光激发(整个细胞红色,靠细胞壁处有小红点为线粒体)。 五、实验结果:

分别说明实验结果(物质、结构、颜色及分布)。

1、 DNA分布观察:核呈亮绿色,其间可见相间的亮区或条纹呈亮绿色,细胞中

也有较亮的绿色条纹。

2、 蛋白质分布观察:液泡处暗,胞质部为亮绿色。

3、 线粒体的分布:整个视眼显红色,能观察出细胞的形态,红亮晶晶的红色小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