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正 反 深 联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2 7:11: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点 正 反 深 联总——议论文结构经典

六字联珠(对照式与层进式的综合) 结构解说

本式是根据名家名篇和高考优秀作文的构思总结出来的一种议论文入门的结构样式。它的特点是:全文分为六个层次,纵横结合,层层深入。这六个层次概括为六个字:点正 反 深 联 总

“点”——开门见山,点明中心论点(或论题); 略写

(简洁,醒目,4行,可用两段开头法)

“正——正面举例论述; 较详

(排比列举事例,段的首尾要勾联论点)

“反——反面举例论述; 较略

(举例有三种形式:举实例,概括举例,假设举例)

“深”——对中心和事例进行深入分析、开掘; 最详 (方法:辨是非,挖原因,引哲理,换论证,提办法,用驳论等)

“联”——紧密联系现实,展开议论; 较略

(一般联系青年与改革)

“总”——总收全文,呼应中心。 略写

(或重申论点,或发出号召……)

图示如下:

正 点 深 联 总 反

高中课文《简笔与繁笔》是类似结构:

点:点明中心论点: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正:从用简、使繁两方面各举两例证明论点;

(反)

深:用引证法阐明繁简适宜的标准和方法; 联:批评现今创作中的一味求长的不良现象; 总:最后说明写作目的(提倡简练为文),首尾呼应。 例文分析

说“探索”

①有这样一句话:“涉深水者观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意思是说,越深入探索的人所得越多。因此我们需要倡导探索精神。 (点:以引用开头,点明论点)

②是的,只有敢于攀登高峰的人才能看到壮美的景致,只有善于钻研的人才能获得珍贵的成果。陈景润几十年如一日,向神秘的数学问题挑战,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绩;水稻学家袁隆平,踏遍祖国山山水水,寻找野生水稻,从而探索优良水稻品种的培育,成为中国“水稻之父”……还有无数的学者、勇士,他们无畏于“涉深水”,在更高、更深的领域开拓,进取。

(正:正面列举两例,证明论点)

③反之,如果对任何事物只是浅尝辄止,稍有些“小鱼小虾”的收获就洋洋得意,那么自古至今,就不会取得什么生产上、科技上的进步,人们也不会创造什么现代化生活了。 (反:从反面假设举例,与上段形成对比)

④也许有人会说:“涉浅水者尚有鱼虾可食,涉深水者喂蛟龙也。”不错,“涉深水”是不如“涉浅水”来得安逸、舒服,有时还有一定的危险,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但如果仅因为探索的危险就停止活动,固守在“鱼虾”之上。人类社会的进步就会成为泡影。李

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跋山涉水,研究各种草药的性味、功用,为了得到准确的资料,他还亲口尝试草药,有几次竟中毒昏迷,性命垂危,但他没有退缩,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试想,如果他知难而退,不思进取,我们现在对医药的了解将会多么贫乏,可怜?“喂蛟龙”固然可怕,但固步自封,乃至坐吃山空是更加可怕的。 (深:使用驳论深入分析探索的代价)

⑤我们作为新一代中学生,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我们的勇气和探索精神。为了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更需要我们去探索,去钻研,去开创新天地,有比我们的父辈更辉煌的成就。

(联:联系中学生的实际,谈怎么办)

⑥总之,人们应发扬探索精神,知难而上,不保守,不停滞,勇于进取,不断获得新成果,开拓新领域,使国家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总:首尾呼应,发出号召)

[例文2]

逆境与成才

(点)正如水可载舟也可覆舟一样,逆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那么应当怎样正确看待逆境与成才的关系呢?

(正)人生的路很漫长,遇到荆棘、沼泽是很平常的事。西班牙著名画家戈雅为了逃避宗教裁判所的追捕,17岁就背井离乡;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普希金年轻时曾被流放;还有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导弹之父钱学森,他们作出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而他们所受的艰辛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逆境给与他们的是更坚定的决心、更顽强的斗志。应该说困难绝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锻炼人才,它可以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