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绘画作品中读懂幼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9 8:21: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从绘画作品中读懂幼儿

【摘要】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知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绘画是幼儿反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表达自己思想、认知、愿望的一种方式,是幼儿对外部世界的感应、触摸和探索的工具。孩子的一张张作品,或许在成人看起来很可笑,但每一幅绘画作品中都是一颗纯真童心的自然流露与展现。幼儿绘画作品中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幼儿个性化的自我表现,需要老师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因此,我们应该珍视幼儿的绘画过程,正确解读幼儿的绘画作品,理解幼儿独特的绘画行为,学习从绘画作品中读懂幼儿,保护幼儿自我表现和创作的欲望,回应幼儿的心声,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

绘画 绘画作品 解读 符号语言 个性化 【正文】

意大利瑞吉欧的学前教育理念指出:孩子有一百种语言,其中文字、动作、图象、绘画、建筑构造、雕塑、皮影戏、戏剧、音乐……等都是儿童语言。学龄前幼儿能够广泛运用图像、绘画等符号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愿望是幼儿期特有的一种表达方式。

可见,绘画是幼儿反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表达自己思想、认知、愿望的一种方式,也是幼儿对外部世界的感应、触摸和探索的工具。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完善,自然绘画活动成了幼儿表达情感的特殊“语言”。幼儿在这个充满幻想的年龄,许多的想法与现实都有很大的距离,孩子们都愿意,甚至是无意识地用“涂鸦”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这几乎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孩子的一张张作品,或许在成人看起来很可笑,但每一幅绘画作品都是一颗纯真童心的自然流露与展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理论认为,幼儿内心无意识的东西是从绘画中反映出来的。因此,细心解读幼儿的绘画作品,以幼儿的绘画作品为媒介,将作品与幼儿紧密结合,在作品中读懂幼儿,能帮助我们客观地了解幼儿发展的需要,感悟幼儿的所思、所求和所知。

1

一、解读作品内容,悟幼儿所思

我国著名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指出:“绘画是语言的先导,表示美感之良器。要知儿童的心理,不可不研究儿童的绘画。”绘画活动是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是一种有形、有色、有情节的艺术活动,也是幼儿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是幼儿情感生活的一个潜在的载体。幼儿会拿笔就会绘画,他们用点、线、形、色彩,勾勒出各种事物,愉悦了身心,更是表达了自己的思想。

比如:在一次评价“太阳宝宝”的绘画作品时,我发现两位幼儿画的画是黑太阳,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我戴着墨镜看太阳,所以是黑色的”,“晚上太阳睡觉了,看不见了,所以是黑的”。可见幼儿的艺术表现自有他们的想法,我们应尊重幼儿的创作,平等、公正地对待所有幼儿的每一份作品。

又如:在中班主题活动《动物,我们的朋友》进程中,我开展了主题绘画活动《没有动物会怎样》。我先请幼儿讨论如果没有了动物,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然后请幼儿利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表现。小嘟嘟是个非常善于思考的男孩子。在展示环节,我仔细打量了他的作品。只见他的作品中画出了许多歪歪扭扭的房子,还有被折断的树木……我怎么都看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呢?于是,他充满自信地告诉我说:“如果没有了动物,就会发生地震。因为有些动物在地震前会出现异常反应。”……

评价幼儿的作品不是教师对绘画作品进行猜测或从自己的角度对作品进行理解,也不是为了区分作品的好坏。教师应该是以幼儿绘画作品为媒介,以幼儿心理为客体,细心寻找作品中的丰富内涵,并让幼儿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绘画过程中的真实想法,了解幼儿产生某些想法背后的原因,有助于我们全面地了解幼儿,也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

二、珍视符号语言,知幼儿所见

正如《孩子的一百种语言》中指出的:教师要具有越过高墙的眼睛,才能看见孩子的思想。才能准确地了解幼儿、走近幼儿;耐心地品读符号语言,才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看见幼儿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这样的解读,才能让教师更有目的地把准教学进程,活动教学开展的才会有意义。

2

其实,孩子的绘画就是一种语言符号,是一种早于文字而且比文字更直观的语言,它能弥补幼儿期语言表达的不足。从认知角度看,幼儿美术是其整体智慧发展的一部分。智慧不光光是指知识的多少,重要的应是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智能可被区分为七项: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绘画与智能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要完成一件绘画作品,并不是光靠某一种智能就能完成的,必须综合多种智能,所以说绘画又是智能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透过孩子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读出幼儿智能的发展水平。

比如:中班美术活动“马路上的车”,不同的孩子由于动作发展、技能发展、表现能力的差异,它们在作品中运用的符合语言是丰富多样的。薇薇小朋友画的马路上的车,画面线条较为流畅,能表现不能功能车的主要部分和基本特征,反映出孩子的视觉空间智能发展较好。画面布局合理,马路上有车子在行驶,路边还画了路牌,上面写着xx路,说明孩子的语言文字智能已发展。除了将马路作为背景,以画面的主体,马路两边的房子和树木,房子树木排列有规律,说明孩子的数学逻辑智能已建构。画面主题明确,既表现了车的主要特征,又能表现马路的情景,反映了孩子的生活经验,而画中车辆造型、各类车灯、车轮、车窗等细节的表现,则体现了这个孩子细微的观察能力。

解读幼儿的绘画作品,要看见孩子的所思所想,知幼儿所见。但如果仅仅在幼儿表达完后询问一下“你画的是什么”那肯定是对作品最浅表的理解,所以除了要了解最基本的“画了什么”,还要在活动的开始、开展、结束阶段,对符号语言进行不同侧重点的解读,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到幼儿已有经验、能力差异、情感表达等许多问题,这样的解读作品才是有成效的。

三、观察创作过程,听幼儿表达

以往,我们教师在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总是偏重于对结果的评价。在绘画活动中的观察容易流于形式。总是在活动结束时,习惯带着老师自己的主观判断来评价作品的好坏,特别是看到一些画面并不漂亮、不理想的作品,往往会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