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精校Word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9:05: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校Word文档,欢迎下载使用!

金陵中学2O18-2O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O分。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据此可知,西周

A. 推行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 B. 通过宗法制强化君主专制 C. 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 D. 打击异姓诸侯以维护统一 【答案】C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周朝的宗法制和分封制,以及对异姓诸侯王通过联姻的方式加以笼络,体现了其利用血缘关系巩固统治的特征,C符合题意;西周尚未建立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AB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通过姻亲关系笼络异姓诸侯,而不是打击,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西周政治的特点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的理解和掌握,依据材料归纳出西周政治的特点。 2.在秦朝,采取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

A. 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 B. 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C. 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 D. 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 【答案】B

1

精校Word文档,欢迎下载使用!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以“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决策的失误,故B项正确;“朝议”无法起到安抚的作用;专制制度之下不能展现民主;排除AC两项;D项不是其重大意义,故排除D项。

3.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A. 加强中央对地方有效控制 B. 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C.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兼顾 D. 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答案】C 【解析】

行省制度下长官会出现“泛滥咨禀”,后来实行““必合咨禀”主要目的是避免应决不决的现象,是为了加大地方权力,体现出行省制度下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让地方决策权加大,不是加强对地方控制,故A项错误;材料不是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故B项错误;材料不是扩大地方自主权,是决策方式的问题,故D项错误。

4.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风阁鸯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宫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实质目的是

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 为官员提供晋升的机会 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唐代君主专制的强化。依据材料可知,武则天时期,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增多,更替频繁,结合所学可知,这种做法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只体现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发生了变化,没有提及其职权扩大;B选项错误,该做法的实质目的是分散相权,加强君主专制,为官员提升晋升机会不是该做法的实质目的;D选项错误,材料主

2

精校Word文档,欢迎下载使用!

要体现的是凤阁、鸾台及宰相数量的增加,相权的削弱,没有体现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的加强。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出投考、差额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选拔最优秀的宫吏 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D 【解析】

科举制度是自由投考是要考试的,这样必然就会提升社会文化水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涉及到文化水平但并不涉及到道德水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科举制度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自由投“考”,考试、读书必然就会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6.“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 A. 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 B. 妨碍皇权高度集中 C. 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D.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论述的是军机处职能,军机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正确;军机处并不是在六部之上,A错误;军机处是皇权加强表现,B错误;丞相此时已经不存在,C错误。 点睛:一个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体现在决策方式上,中央集权体现在管理方式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