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放水设计[完整]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2 8:56: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

10#下采区回风巷探放水设计

巷道名称:10#采区回风巷 施工单位:福鼎三建 施工队长: 技术负责人: 编制日期:

1

第一章水文地质概况

一煤岩层情况

巷道开门点岩层层位为10下#煤底板,该掘进工作面为沿煤巷道,岩性为半煤岩、泥岩或粉砂岩。10下#煤上距9+10#煤层2.2~7.5m,平均4.47m,为泥岩或粉砂岩;下距11#煤层0.88~2.6m,平均厚度1.7m,为泥岩、细粒砂岩或粉砂岩

10下#位于太原组下段中上部,下距11#煤层0.88-2.60m,平均1.70m。顶板为9+10#煤层底板,岩性多为粉砂岩,厚0.6-5.8m,属半松软岩石,为中等稳定顶板;底板多为泥岩,厚1.12-2.5m,属半松软岩石,为不稳定底板,该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厚度变化趋势东南薄,西北厚,赋煤区内属大部可采的稳定煤层

第二节 地质构造情况

10下#总回风大巷掘进696.8,预计受F7、F8断层和褶曲S1影响,由于断层落差较大,且断层附近可能附生小型断层发育,对巷道的施工有一定的影响。

王和南正断层(F7正断层)位于井田中部,沿北东向延伸出区外,区内全长3000m。呈“S”形,走向N60°E,倾向南东的正断层,倾角60-75°,落差120-350m。

F8正断层位于井田东南部,走向近东西,呈弧形,倾向NW,落差5-20m,区内延伸长度约1000m。

背斜(S1)位于井田南部,轴向NE-SW;区内延伸1500m。 第三节‘水文地质情况

10下#总回风大巷位于井田南部,水文地质类型为裂隙岩溶类简单矿床,影响掘进的含水水源主要为3#、6#、9+10#煤顶底板砂岩水、石灰岩裂隙水及老空区积水。

1.顶板砂岩水:粉砂岩平均厚1.7m,下距上9+10#煤2.2~7.5m,平均4.47m,富水性不均,为弱-含水层。巷道掘进时会有砂岩水以滴水或淋水的形式涌出。

2.底板砂岩水:底板砂岩厚平均1.7m,下距11#煤1.12-4.5m,11#煤至O2

含水层之间裂隙不发育,为由铝土泥岩、粉砂岩、泥岩、石英砂岩等致密岩层组

2

成的一般厚度42.73m的隔水层。

3、断层水:施工中预计揭露F7断层及可能伴生的小断层,F7断层落差大于15米,掘进前应进行钻探探查,必要时进行注浆加固,以防断层导水。

4、老空水:

井田内6#、9+10#煤层已不同程度开采,充水水源主要为砂岩、石灰岩裂隙水。6#煤层为原甲义晟煤业开采,采空区位于井田中西部,低凹处存有积水,9+10#煤层为原甲义晟、原国营王和煤矿开采,且存有积水,6#煤层积水分别为2.6万m3和1.2万m3;9+10#煤层原甲义晟煤业积水区JS-1积水量约0.95万m3,积水区JS-2积水量约1.3万m3,积水区JS-3积水量约1.1万立方米,原国营王和煤矿JS-4积水量约1.1万m3,积水区JS-5积水量约0.9万m3,积水区JS-6积水量约2.1万立方米。

以上老空区只提供了大体的位置,具体位置有待于进一步查明,对掘进的影响不详,因此在掘进过程中,有掘必探、先探后掘,严格执行探放水制度。

5、无封孔不良钻孔,不受封孔不良钻孔水威胁。

第二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一、巷道布置及开拓方式

10#下回风巷道设计布置在10#下煤层中,巷道断面设计净宽×净高=4.5×3.4m,支护形式为锚网、锚索、喷浆联合支护。巷道全长(平距)695.60m沿10#下煤层顶板施工

附:巷道平面布置图 二、支护设计

10#下回风巷道设计布置在10#下煤层中,巷道断面设计净宽×净高=4.5×3.55m,支护形式为锚网、锚索、喷浆联合支护

矩形锚网索平喷支护规格 净宽×净高﹦4.5×3.4m;顶、帮均采用Φ20mm×2200mm树脂锚杆,间排距为800×800±100mm,12根/排,同时巷道顶、帮用Φ6mm钢筋编织网配合支护;锚索沿巷道中心向两边布置,规格Φ15.24mm×6300mm,间排距1600×1600mm±100mm,2根/排;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