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穿插运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9 17:47: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穿插运用

作者:小飞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年第04期

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借助自制教具辅助教学能够有效地弥补现有科学教学仪器不足的现实,并且能够优化学生在课堂上的科学学习。借助自制教具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从而让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更高效。

所谓小学科学自制教具,是由教师利用简单的材料通过简单的方法亲自制作的科学模型、标本等,是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进行辅助教学的工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学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学仪器的影响。但是,目前一些学校存在科学教学仪器短缺的现象,所以,自制教具就变得很重要,它可以弥补现有教具缺乏的现象。简易教具比较容易制作,而且制作起来非常省时间,花费也很少;利用自制教具还可以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实际的情况对自制教具进行穿插运用,以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率。 一、借助自制教具,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教师在开展科学教学过程中,要尽力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他们才会集中注意力去学习。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程度会对课堂教学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因为学生的年龄较小,导致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弱,因而在课堂上很容易分散注意力。能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方法很多,通过自制教具能够提高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注意力迅速地被集中,从而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一)借助自制教具,引发学习期待

托尔斯泰说过:“好的教学并非强制的,而是让学生的学习期待得到引发。”利用自制教具能够有效引发学生的学习期待,如此一来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例如,在对《磁铁有磁性》这一课展开教学时,一位教师利用“磁铁的磁性”的原理自己制造了鱼钩,把小鱼一条条钓了起来,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想要知道其中的原理。此时教师提问:“大家知道鱼钩可以钓起小鱼的原因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思考并争相发言,瞬时间便激活了课堂学习氛围,引发了学生的学习期待,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科学学习。 可见,借助自制教具能有效引发学生的学习期待,同时创设的情境能引发学生的学习期待,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和探究中来。 (二)借助自制教具,创设问题情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十分重要。通过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借助自制教具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点亮小灯泡》这一课主要涉及了简单串联电路的内容,一位教师自制了一个“魔术灯”,在这个“魔术灯”里面包含了一个简单的电路。教学中,教师拿着“魔术灯”和同学生握手的时候,手指上面的戒指和灯泡连接让电路接通,灯泡便亮了起来;在不握手的时候戒指和灯泡分离,灯泡就会停止发亮。“魔术灯”使用的材料是仅透光而不透影的,让整个过程充满了神秘感,如此一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此时教师提问:灯泡亮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猜想,将探究内容有效地引入进来。在之后的教学环节中学生依然充满了兴趣,教师趁势来介绍魔术原理,将灯泡拆开来让学生进行观察,魔术灯泡便从教具变成了学生实验的自制教具,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将灯泡拆开之后,发现里面包含了LED发光二极管,一端连接了电池,一段连接了灯头,戒指便是开关,这其中包含了简单电路的四个内容,即导线、开关、电源和用电器,灯泡所包含的电路结构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可以让学生快速高效地进行探究学习。

以上案例中,教师的自制教具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达到了十分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二、借助自制教具,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处理特别关键,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对难点进行突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怎样才可以做到这一点呢?借助自制教具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知识,同时通过思考来归纳整理,亲自试验操作把困难的问题变成简单容易理解的问题,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一)借助自制教具,化无形为有形

在小学科学知识体系中,有一些科学概念及科学现象是“无形”的,这样,就成了教学的难点。借助一些自制教具能够达到化无形为有形的效果,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在对《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展开教学时,一位教师自己制作了一个教具,这一教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且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即将一个导管加到实验装置上,并将其插进盛有水的烧杯中,在注水到漏斗时,水不会进到瓶中。在将导管开关打开后,水就会进入到瓶里面,空气跑出来。这样一来便让空气变得可见了,如此一来就会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通过自制教具,学生学习了课堂知识,深入地理解了空气的特点,同时使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提升,在让教学难点得以突破的同时让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 (二)借助自制教具,化抽象为具体

在小学科学知识体系中,一些知识点都非常抽象,难以通过语言来直接描述,因此导致课堂变得非常枯燥;又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很难集中,使得课堂教学效率降低了很多。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教师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是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不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这和教学规律是相违背的。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自制教具来突破教学难点,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新颖,使学生可以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在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和透彻,这样便可以让课堂效率获得很大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造一艘小船》这一课时,假如教师只是根据教材来展开教学,学生就会很难搞懂排水量和载重量间的关系。因此,一位教师首先利用橡皮泥给学生演示制作了一艘小船,然后让学生也借助橡皮泥来制作了一艘小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都会变得十分高涨,通过小船的捏造,来看哪个载重量大哪个载重量小,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橡皮泥却拥有不同的载重量呢?这样便将排水量引了出来,便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而且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培养的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三)借助自制教具,化“长时”为“短时”

小学科学中的一些科学实验经历的时间是比较长的,而一堂课40分钟是有限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改造传统教具,让实验过程缩短了很多,进而让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观察到实验现象同时得出结论,让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金属热胀冷缩吗》这一课时,由于气体和液体在热胀冷缩时变化相对显著,但是固体的变化则不那么显著,同时需要的时间也较长。传统的教具是“通过铜环的铜球”实验——利用酒精灯将铜球加热,之后铜球就不再可以顺利地穿过铜环了,这样证明了金属具有热涨的性质;然后把铜球置于冷水里面,之后铜球便可以顺利地穿过铜环了,这样证明了金属具有冷缩的性质。在这个过程中耗时较长,大概需要四分钟才可以做完整个实验。基于此,一位教师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带指针的金属线热胀演示器,这样仅需几秒钟便可以做完一次实验,短时间内可以进行好几次实验试验,并且可以看到非常显著的实验效果,在缩短实验时间的同时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 三、借助自制教具,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借助自制教学辅助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 (一)借助教具演示,激活创新思维

小学科学教材中所包含的很多科学道理都非常抽象而且深奥,学生很难进行直观地感知。对于这一些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中借助教具演示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一位教师在一节科学拓展课中围绕“毛细现象”这一知识点提问:“同学们,我们能不能让水往高处流?”学生已经有了“水是向低处流”的原有认知,因而会对这一观点提出反驳。此时,教师将少许红墨水倒入一杯水中,然后将几张纸巾折成长方形,将其一边放入水中,一段时间以后长方形餐巾纸就都变成了红色。通过这一教具对本节课的重点——毛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