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6 1:52: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经济法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三、名词解释: 1.经济法: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经济法律关系:是由经济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在经济管理关系和市场运作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关系。

3.合伙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合伙人订立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4.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个人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

5.公司法:规范公司的设立、组织、运营、终止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6.有限责任公司:指由50个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设立,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7.合同: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8.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国家、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在保护消费权益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9.反不正当竞争法:一切有碍和有损正当竞争的行为,包括违反诚实信用的行为和垄断及限制竞争的行为。

10.预期违约:预期违约是指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11.同时履行抗辩权:一方在对方未履行前,有权拒绝对方请求自己履行合同。

12.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13.要约邀请: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14.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全部条件的意思表示。

15.不安抗辩权:应先履行一方,有证据证明对方不能或可能不能履行合同义务,在对方未履行合同或未提供担保之前有暂时中止履行合同的权利。

16.不可抗力: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1

17.经营者:经营者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商品生产、销售或者提供服务的企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18.仲裁:仲裁是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即由双方当事人将他们之间发生的争议交付第三者居中评断是非,并作出裁决,该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约束力。

19.经济仲裁:是指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因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机构以第三者的身份,根据事实,依据法律,对争议作出裁决,各方当事人必须执行裁决的一种解决经济纠纷的方法。

20.级别管辖:是指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经济纠纷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它体现人民法院之间管辖的纵向分工。

四、简答:

1.消费者的权利:①保障安全权; ②知悉真情权;③自主选择权;④公平交易权

⑤依法求偿权;⑥依法结社权;⑦接受教育权;⑧获得尊重权; ⑨监督批评权

2.违约金的法律特征:

3.承诺成立的条件:①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做出作出 ②必须在有效期限内作出 ③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

4.个人独资企业的特征:①投资主体的个人性

②企业财产的个人性 ③责任的无限性 ④企业的非法人性

5. 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征:①资合与人合的统一性

②股东平等

③责任的有限性

④实行资本金制度——非股份性

6.经济法律关系要素:主体 客体 内容

7.合伙企业的法律特征:①契约性 合伙企业以合伙协议为其前提或基础;意思表

示一致。

②人合性 个人的联合,须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自然人;

以人的信用为基础。

③合伙性 即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受益、共担 风险。

8.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三大原则:①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2

这是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必须要遵守的。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应当符合相关要求的

标准。

②国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原则。

通过立法保护 通过行政管理手段保护 通过

司法保护

③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既是行政管理机关的职

责,也是大众媒介、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责任。

9.合同履行的原则:①实际履行 ②全面履行 ③诚实信用

10.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条件:①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违反先合同义务的行

为。

② 违反先合同义务的当事人具有过错。 ③造成他人信赖利益的损失。

11.仲裁与诉讼的异同:①性质不同。诉讼程序是审判程序,具有代表国家意志的

性质。仲裁是民间公断,体现着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②管辖不同。审判机关对案件的管辖具有强制性,实行级

别管辖和地域管辖。当事人除了达成仲裁协议外,只要一方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便可依法受理,另一方必须应诉。仲裁管辖则是协议管辖,仲裁机构受理案件的管辖权来源于当事人之间的仲裁协议,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③审理者不同。当事人不能选择法官,法官由法院依职权

指定;而仲裁员则一般是由当事人自己选择。

④程序不同。法院审理案件一般是公开进行的,而仲裁庭

审理案件一般不公开进行。

⑤审理制度不同。我国法院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仲裁实

行的一裁终局制,裁决一经做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12.申请仲裁的条件: ①有仲裁协议;

②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③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13.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原则:①自愿竞争 ②平等公平竞争 ③诚实守信 14.违约金责任的法律特征:①违约金责任主要依约定而发生。 ②违约金具有预见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