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八单元测试卷【新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17:39: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 1. 看拼音,写词语。

zǔ zōng dǒu sǒu liǎn shēnɡ bǐnɡ qì

2. 填字成词。

kě lián fēng sāo fànɡ dàn wú lǐ 文质( )( ) 仪表( )( ) 虎背( )腰 神采( )( ) 巧舌如( ) 垂头( )气

3. 将下列人物和与之对应的个性特点连起来。

严监生 技艺高超 小嘎子 势力的拜金者 王熙凤 聪明而富有心计 刷子李 见风使舵、阿谀奉承 托 德 爱财胜过生命,吝啬 4.读一读,填一填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E.王熙凤 F.严监生 G.嘎子 J.托德

(1)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 )( )

(2)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

( )( )

(3)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 )( )

(4)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 )( ) 二、阅读感悟

5.课内阅读

“要不――摔跤。”

“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了。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地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抖擞精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zhu ǎn zhu àn )不灵,围着他猴儿似地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个人走马灯似地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b ǎn ɡ p án ɡ)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bi? bia)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给文中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好像( ) 马上( ) 马脚( ) 趁机( )

(3)文中描写小胖墩儿的语句比较少,你能发现胖墩儿是个怎样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小嘎子是个怎样的人?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他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依小嘎子的性格,输了之后他最可能去做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外阅读(一)

豆腐“王老抠”

“豆腐!豆腐!谁买豆腐!一斤豆换三块!一元钱两块!”每天一早一晚,当我们街口准时响起这叫卖声时,我总会不经意地自言自语:“王老抠!”

“王老抠”是我们街上送给他的绰号,原因是他卖豆腐的时候一两一钱也不差,那份认真,让人觉得他真是太小气了。这,我也领教过。一天早晨,妈妈让我卖豆腐,我端着半盆豆去换。王老伯称一下,刚好一斤六两。我满以为他会给我五块豆腐,可他却说:“你一斤六两豆应该换四块半多一些。”然后,他竟真的在一块豆腐上切去了一小块,给我的盆里装了四块零半块多豆腐。时间长了,我们街上的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他“王老抠”。

一天晚上放学后,妈妈又让我去买豆腐。我往家走时,正好碰见一个比我还小的姑娘端着一盆豆去换豆腐,一不小心被石头绊倒了,豆子撒了一地,有的还滚进了路边水沟。小姑娘见此情景哭了起来。这时,只见“王老抠”快步走到小姑娘身边,轻轻地把她扶起来,一边哄着小姑娘,一边把她领到豆腐车前,在小姑娘的盆里装了几块豆腐。小姑娘走了,他又蹲下身子用粗糙的双手一粒一粒地捡着豆子……

我被眼前的一幕感动了,呆呆地站在那里。夕阳映照在王老伯身上,刹那间他变得高大起来。

⑴ 写出与“刹那间”意思相近的4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为什么人们会把卖豆腐的王老伯叫“王老抠”?

⑶ 短文写了两件事,请你用“谁干什么”来说说。

⑷ 短文的两个事例各有自己的用途。作者用第一个事例想说明:_________。 用第二个事例想告诉我们:_________。 7.课外阅读 (二)

“给”比“拿”好

有一年,俄国作家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岛上休养。他十岁的儿子跟着妈妈去看望爸爸。儿子在爸爸住的院子里栽了好些花,不久,儿子就跟着妈妈回俄国了。 春天,儿子栽下的花开放了。高尔基看着窗下怒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意思是这样的: 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下来了。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 —— 鲜花。

要是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像鲜花啦,好的思想啦,还有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啦,那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小朋友,你喜欢这封信吗?我愿每个小朋友都能随时随地做好事,给人留下像花一样美好的回忆。

(1)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A.高尔基的儿子去看望他时做了什么事?用“ ”画出来。 B.高尔基希望儿子怎样做?用“~~”画出来。

C.“我”愿每个小朋友怎样做?用“﹦﹦”画出来。 (2)结合文中的有关语句,写出题目中“给”的意思。 (3)读了本文,你懂得了什么?

三、习作乐园

8. 在我们身边朝夕相处的同学中,选择一个同学,用一两件事来表现该同学的特点,把他(或她)介绍给大家,然后请大家猜猜他(她)是谁。题目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