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2:54: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反思与总结

——背崩乡中心小学:多杰仁青

这次有幸参加地区职校学校校长提高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

会,通过这次培训可以说有不少的收获与启发。现将我的收获与思考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内容丰富

此次培训,地、县教育局、培训学校领导从培训时间、内容、教材、教师、地点以及后勤服务工作上,都予以高度重视,并做了周密、细致、精心的考虑和安排。在集中培训中,边局作了重要讲话,指出校长在管理学校中要抓好安全和质量两大主题,管理好教师和学生两大资源,并强调要努力解决我地区学校所存在的办学行为不规范、教学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因为领导的高度重视,因为领导的“传经送宝”,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肩负的神圣使命。也更加坚定了信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训班共设置六个专题讲座,分别是:(一)、《做好学校发展规划,强化科学和规范化管理》——林芝地区职校进修学校副校长(二)、《以人为本,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广东实验小学副校长(三)、《教育政策法规》——林芝地区二中书记;(四)、《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林芝地区一小德育主任;(五)、《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林芝地区二小副校长宋岚;(六)、《校长与教育科研》——林芝地区一中书记。培训的内容包括了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对于我们这些刚刚走上学校管理岗位的校长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因为这些正是我们困惑已久却始终得不到解答的问题。 二、校长要拥有渊博的学识。

为了能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每一位校长都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和文化素养,以适应当今教育管理形势发展的需求。科学的管理知识。作为一校之长,必须具备全面系统的管理学校的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懂得各种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努力培养自己驾驭复杂局面的大智大德,才能科学管理学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扎实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胆探索,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丰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校长不仅要具备很好的学校管理知识,还应具备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博学多才的校长,才能在师生中树起很高的威信,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继续学习的能力。使自己能永远站在教育改革的前列。较强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不容忽视,它分为口头和书面两种表达方式。校长不仅要

肚子里有货,还要善于表达,流畅的口头表达往往能使自己工作得心应手。准确的书面表达,能让自己科学地概括办学思想、办学理念,进一步促进学校向深度发展,还能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交流学习。 三、 校长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总的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精神之源,校长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要正确定位,切合社会、时代和学校实际,让教师、学生、家长认可,校长要善于阐述、发表、宣讲学校的办学理念,让全体教职工理解,让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知晓,并渗透、指导、落实于学校各项工作中,从而转变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为和工作目标。

四、校长要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长要善于走进学生心灵,亦师亦友。在学生的心目中,校长是学校最大的“官”。但作为校长自身,为了了解现代学生发展的需要,必须要放下自已的架子,走进学生的心灵,真正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更利于工作的开展和问题的解决,校长要善于听取学生意见,尊重学生人格。学校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只有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好处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校长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学校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干,参与教学,学校管理和各种社会活动,要让他们真正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充分相信学生干部的能力,真正放手让他们管理班级,由他律变成自律,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毕竟他们每天身处其中,比班主任更了解哪些问题急待解决。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要让他们学会合作,与人为善,服从大局,关心集体,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五、.校长要有献身的精神。

对于一个校长来说,以忘我精神献身于崇高的职业,这是一个校长的最大幸福、最高境界。高境界的校长是不能放弃自己为之追求一生的职业的,因为他已把职业视作自己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非为生存而事业,乃为事业而生存;他已把献身职业和作出成就看作是自己的职责、使命和责任,看成非这样做不可的需要和义务。要做就应该做这样的校长,树立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献身精神,在课改前进的道路上,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在学校发展的进程中,付出超常

的智慧、异常的努力、艰辛的汗水,抵达“春蚕到死丝方尽”之境界,收获岗位、事业所带来的幸福感、成就感。

校长作为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承担着对国家、民族、世界、社会、家庭、未来等诸多责任,这就要求校长对待教育,必须有“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认真执着,还要有“秋水与长天一色”的开阔视野,也要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责任情怀,更要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崇高境界,用爱心、责任和学识去影响师生,聚沙成塔,实现教育的新梦想!

谈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上传: 黄浩 更新时间:2014-1-22 21:00:54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遗憾的是,当前学生讨厌老师,老师看不惯学生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不认识自己所带的学生,学生不知道带课老师姓名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学生顶撞老师的事情也常有耳闻,这不能不令人深思。下面,我结合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事情,就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 教师应尊重学生、热爱学生

首先,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任何情况下不说侮辱学生人格的话。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一定要以沉着镇定、言语文明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即使学生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讽刺,不挖苦,不打击。

我在刚开始做辅导员的时候就有过这方面的失误。曾经因为一个女生在课堂上讲话,我把她叫到办公室批评了有半个小时,结果该女生在办公室嚎啕大哭,弄得我又被动又紧张,把整个初衷搞砸了。这件事每次想起来我都非常的后悔,不就是在课堂上讲话的了吗,有必要如此大动肝火吗。后来我改变了和学生谈话的方式。学生有什么错误尽量的把学生叫到外面去说,而且谈话的声音不大,还给学生解释的机会。

其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现代教育是对人综合素质的培养,文化课不再是衡量学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所以当学生发展非主流的兴趣爱好时,只要是健康的,教师就应该积极鼓励,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

再次,老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情感。大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世界,他们很重视师生、同学、朋友、亲人之间的情感,特别是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作为老师不能

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学生的情感问题。而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对待情感问题,让学生保持清醒头脑,使这种珍贵、纯洁的情感向着有利与生活、学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教师应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应当主动与学生多交流沟通。教和学的互动是在师生的交流中产生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是普遍现象。教师只与个别班干部和“优等生”交流,学生只愿与新分配来的青年教师交流。教师在上面讲,讲完了就走,学生做完笔记就算完成了任务。

首先,教师同学生交流沟通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又有天赋条件差别,家庭环境的差别,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更有一些因家庭不幸,失去了亲情,性格扭曲的,或是因社会不良影响染上恶习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特殊的世界,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班上有个学生成绩很差,大一开学初经常旷课、迟到,平时沉默寡言,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后来通过同他家人联系,才得知他的父亲早在他六岁时就去世了,母亲又改嫁了,他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生活费和学费都是村里人凑的。了解情况后,我认为他不好好学习可能与他的家庭有关系。因此,我常常找他谈心,从感情方面开导他,感化他,关怀他。慢慢地,这位同学开始发生了转变,下半个学期迟到、旷课现象逐渐减少,上课的状态有了较明显的好转,也开始关心班集体,积极参加班上的活动,各方面表现都有了进步。

其次,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同学生交流要缩小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主动关心、亲近学生,要与他们交心谈心,坦诚相待。如果教师能以亲切的语气随口叫出一位学生的名字时,他会感到愉悦,尤其是在师生接触交往的最初阶段,教师能很早记住他的名字,更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出乎意外的惊喜。学生会觉得获得了老师的尊重,对老师的亲切感骤增。相反,教师很少叫某些学生的名字,使这些学生处于“被遗忘的角落”,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失落感。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困难要热情帮助,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在学生身体不适时问嘘问暖;在平时交流中,拉拉家常,这些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 再次,与学生沟通,还应当勤与学生家长联系,赢得家长的信任 ,有他们配合做工作,效果会很不一样。

经常和家长电话联系,特别是当学生请病假在家时,打电话用关切的语气问问病情好了没有,什么时侯能来上课。对我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可是家长会感动,他觉得老师很在意他的孩子,总是在电话里一再的表示感谢。家长会把

老师的关心告诉子女,要求他们做出相应的回报。赢得家长的信任之后,工作开展起来就顺利的多,家长会配合协助你做好自己孩子的思想工作。

最后,与学生交流时要注意一些方法、策略。在与学生交流时,有时,老师一个微笑,一个目光,一句鼓励,都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波动,对师生关系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应当注意一些方法、策略。如:师生之间多使用“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批评用语把“坏”用“不好”代替、“错误”用“不正确”代替等。有的老师能把学生所做过的错事记得一清二楚,并在学生犯错误时一股脑儿翻出,来个“新帐旧帐一起算”。但结果往往是自己越算越生气,学生则觉得没面子,非但不服气,还会来个“破罐子破摔”。教师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与学生谈心也得注意方法和时机,单一的说教与恰到好处的谈话方法所带来的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注意谈话的技巧,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细节远不止这些,只要老师能适时、适地的发现和处理好这些细节问题,就会让学生感觉到你的善解人意、亲切友好和平易近人,把你当成知心朋友。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教师应正确处理师生间的矛盾

老师和学生长期相处,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结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运用生活中的事例经常性地指导学生,教育学生尊重老师,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学会采用适当的方式与老师交换意见,还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事业,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齐心奋斗着。 四、教师应当做到言传身教

教师在与学生的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教师是以其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教育和影响学生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仅是无字之书,也是无言之教。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师表,而且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因此,教师要恪守师德、严于律己,处处作学生的表率。

从一些小事中,学生可能会对你产生敬重之情。2010年11月7日半夜时分,我所带的六年级一一位女生突然腹痛难忍,我接到电话后,立即组织学生把她送到医院,诊断结果是急性阑尾炎,需马上住院手术治疗。可由于出来的匆忙,我和学生带的钱加起来也不够交2000元的住院费,更不用说手术费了。情急之下,我找到外科的值班主任,给他讲了我们的情况并拿出我的身份证和工作证做抵押,在我的保证下,值班主任破例在没有交一分钱的情况下就让该生住院并与当

晚实施了手术。事情过后第二天下午,我在教学楼前听到到几个学生在唧唧喳喳说着话并朝着我笑,嘴里说着:“老师,你好好啊!我们知道你的事了!”我问:“你们知道我什么事啊?”“你半夜起来,陪学生看病啊!”“是这个事啊。任何一位老师碰到这样的事都会这样做的”。一问一答中,我感觉同他们的距离一下子拉近很多,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对学生起到了无声的教育作用,无形中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信赖。

教师要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大方、幽默、风趣,真诚宽容的良好品质,自觉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素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教师既要学有专长,又要广泛涉猎;既要专精,又要博览。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思路开阔,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把课讲活,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当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绝不仅仅是上面所谈到的几个方面,还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去探索,去总结,但是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就一定会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