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延庆旅游业发展的税收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0 14:12: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促进延庆旅游业发展的税收研究

作者:王竺 局长课题组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22期

(延庆地税局,北京 100000)

[摘 要]本文在税收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延庆旅游业当前的发展现状及其呈现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结合延庆区的发展战略和当前税收情况,从税收的角度提出促进延庆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延庆旅游业;税收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1 税收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作用

税收最基本职能是便是筹集财政收入,进行收入分配,但除了其基本职能之外,税收还具有资源配置,调节经济等重要职能。通过税收的运行,可以实现对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引导,以使其流向能更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最终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技术结构、资产结构;通过税收的运行,还可以调节资源配置,缩小贫富差距,进而实现国民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公平与合理等。

税收引导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同时,其相应的优惠措施也体现着国家对某些行业或地区的支持,由此可以看出其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政策都无法替代的,而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税收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税收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包括优化旅游产业结构、调控旅游经济总量和调节收入分配等。

首先,税收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主要是利用税收影响对企业成本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利益,使得企业朝着更有利的方向做进一步投资。其次,税收调控旅游经济总量,即根据供求原则,利用税收提供更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旅游产品,使得旅游市场健康可持续带来经济利益。最后。税收调节旅游收入分配。由于旅游资源的天然地理优势等而形成的非经营性级差收入,会使得那些拥有天然地理、文化优势的旅游企业容易满足于现状,而不注重对其自身经营、技术等方面的提高,这样可能会影响到那些处于劣势的旅游企业的积极性,而国家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的税收优惠来调节生产经营者的利润水平,使旅游企业得到均衡发展。 2 延庆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2.1 延庆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旅游产业,一直以来是延庆区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的产业。“十二五”期间,延庆旅游业致力于将生态转换为生产力,旅游人次、收入、就业人数等各项指标均有所提高,超额完成“十二五”任务,在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中表现卓越,美丽延庆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旅游富民效益进一步显现,旅游作为延庆区建设“国际一流的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支柱性产业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2.1.1 旅游经济稳步增长,区域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产业总量稳步增长,超额完成了《延庆县“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的工作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区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经济稳步增长。2010年至2014年,全区年游客接待量由1465万人次增长到1971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7.70%;旅游总收入由35.66亿元增长至54.06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0.96%。

2.1.2 产业地位不断上升,旅游产业已由“十一五”期间的主导产业上升为全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截止2014年底,全区旅游业综合收入占第三产业的73.1%,占全区GDP的54.17%。旅游产业积极发挥了综合辐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促进了与农业、文化和体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旅游产业的社会效益不断凸显,全区旅游从业人员达到3.8万人。延庆旅游业在京郊的地位日益突出,2014年,在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所辖的五个区中,全区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均位列首位。

2.1.3 产业布局得到优化,逐步形成更加合理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十二五”期间,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根据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合理布局、统筹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八达岭长城文化旅游功能区、康西草原马文化主题休闲功能区、北山国际休闲度假功能区、环妫河泛创意设计研发生态休闲度假功能区、东部沟域原生态休闲度假功能区五大旅游功能区。各功能区特色鲜明、重点突出、优势互补。 2.1.4 充实完善产业要素,旅游业态融合创新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区大力发展自然风光游、文化遗产游、乡村休闲游、体育健身游、科普教育游等多元化旅游产品,构建起包括旅游休闲娱乐、旅游景区、旅游住宿、旅行社、购物设施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旅游产业要素体系。培育汽车营地、自行车骑游、客栈民宿、葡萄酒庄、葡萄人家、冰雪旅游、低空旅游等多种新型业态,不断创新“商、养、学、闲、情、奇”六大旅游新要素产业体系。

截止2015年年底,全区已拥有景区(点)33处,其中属于A级景区的占19家,占全区所有景区的57.58%,A级旅游景区数量位居全市各区县前列。 2.2 延庆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延庆区旅游产业虽然在近五年发展较快,但在服务设施、旅游业态等领域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设施品质档次较低,旅游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全区景区景点多,但设施品质档次较低,星级酒店、旅游餐饮、商业街区等服务设施数量少、规模小、品质低、吸引力不足,现有的旅游接待能力与未来绿色发展大事的旅游接待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高端休闲业态培育不够,产品竞争力有待加强。旅游经济增长模式仍然停留在主要依靠产业扩大规模和增加产品数量上,高端业态和高附加值旅游产品相对缺乏,旅游产品的创新、创意不足,尚未形成旅游产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三是旅游企业整体实力偏弱,创新盈利能力有待提高。“十二五”期间,全区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但是,除山里寒舍、妫水人家等少数企业尚有一定规模和社会影响力外,其余企业实力仍较为薄弱。

四是资金、土地等关键产业要素短缺,产业支持力度不足。延庆旅游扶持资金主要由市、区两级构成。其中区级旅游扶持资金因受制于财政收入,与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所需投入存在一定缺口。旅游投融资体制尚不健全,景区的建设投入仍主要依靠财政,而地方财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景区建设。

五是人均消费水平不高,旅游消费潜力有待挖掘。从消费水平上看,虽然全区整体旅游人次可观,但旅游消费贡献相对不足。2011-2014年全区旅游消费水平从241.22元提升至274.34元,仅增幅4%。2014年,延庆旅游人均消费水平位列郊区县末位(不考虑八达岭因素,人均消费498元,排名第七)。上述现象造成的原因,与八达岭高人次、低消费有较大关联,其次缺乏高端业态、多数景区过度依赖门票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整体的人均消费水平。 “十三五”期间,延庆区旅游业面临着北京全面优化城市建设空间和功能结构,撤县设区、A类世园会落户、京张联合承办冬奥会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同时也给延庆区的旅游业带来如下挑战:

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有待提高。近年来全区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但与北京其它区相比,地区生产总值相差较大。延庆区在北京市生态发展涵养区所辖五个区中排名末位,仅占全市GDP总值的0.47%,不足怀柔区GDP的一半(45.5%),与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等相差甚远。经济总值的偏弱导致城市建设的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完善的步伐较慢,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相对较弱。因此,优化和提升经济环境,为旅游产业发展营造更优质的发展空间,在“十三五”期间将成为发展重任。

二是旅游竞争态势日渐激烈。“十二五”期间,同属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密云、怀柔、门头沟、平谷四地,以及河北承德、张家口等周边地市,均以旅游发展为重大突破口,旅游产业不断发力。怀柔、平谷、张家口等积极承办或筹办大型国际赛事,如APEC会议、2020世界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