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作业1、2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1:06: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北京电大2010秋公共关系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题四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正确。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公共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C )

A.关系、舆论、形象

B.公关状态、公关活动、公关观念 C.组织、公众、传播沟通

D.公关实务、传播沟通、公关观念

2.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 D ) D.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 3、公共关系所说的“形象”的本质是( D )

D.信誉

4、( C )是公共关系的过程和方式。

A组织 B公众 C传播 D状态

5、1997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承认了公共关系职业,将这个职业定名为( D )

A.公关先生 B.公关小姐 C.公关师

D.公关员

6、.公共关系学专门研究( A )

A.组织与公众传播沟通问题 B.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稳定问题

C.组织与社区之间的传播沟通问题 D.组织的内部运营问题

7、在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大学开设公共关系课程的人物是( C ) A.巴纳姆 B.艾维·李

C.爱德华·伯尼斯 D.卡特利普

8、公共关系的客体是(A )。

A.公众 B.组织 C.个人 D.团体

9、公共关系活动运用(A)方法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 A传播沟通 B单向交流 C满足对方 D内部传播

10、美国卡特利普和森特在其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中( A ) A.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 B.提出了“投公众所好”的主张

C.提出了“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

D.提出了“凡宣传皆好事”的命题

11、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属于组织的( D ) A.个体公众 B.组织公众 C.内部公众 D.外部公众

12.美国学者( B )写作了被称作“公共关系圣经”的《有效公共关系》。

A. 巴纳姆 B. 卡特利普

C. 爱德华·伯尼斯 D. 艾维·李

13、在一定条件下,多种需要中会有一种最为迫切、起主要支配作用的需要,即( A.自尊需要 B.胜任需要 C.成就需要 D.优势需要

14、.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在知觉的偏见的产生原因中称( D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型作用

15、公关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 C )。

A.强化舆论,扩大影响 B.引导舆论,控制形象 C.创造舆论,告知公众 D.协调舆论,维护形象

16、 “凡宣传皆好事”是( D )的信条。 A梅耶 B伯尼斯 C艾维李 D巴纳姆

17、(D )是公共关系实务的特殊领域。 A人事管理 B直效营销 C环境保护 D危机处理

18、.电视和广播媒介的共同弱点是( D )

A.感染力较差 B.功能单一

C.传播效果较弱 D.传播效果稍纵即逝

19、影响产品形象最关键的因素是( D ) A产品性能 B价格 C包装 D质量

20、公关调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 D ) A.资料分析法 B.公众代表座谈会法

2

D ) C.群体讨论法 D.民意测验法

21、.能较为客观、公正地提供公关服务的组织是( D ) A.组织内设公关部门 B.公关公司

C.公关协会 D.公关委员会

22、股东属于( B ) A外部公众 B内部公众 C首要公众 D次要公众

23、公共关系工作过程的先后顺序一般是( A )

A.调查、策划、实施、评估 B.调查、评估、策划、实施 C.策划、调查、实施、评估 D.策划、评估、调查、实施

24、( B )不是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 A有效性原则 B传播性原则 C符号化原则 D总体性原则

25、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旅游服务业等组织属于( B A.互益性组织 B.营利性组织

C.服务性组织 D.公益性组织

26、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在舆论对象中属于( B ) A.社会事件 B.社会问题

C.社会冲突 D.社会运动

27、.传播学研究中的“五W”模式的提出者是( D ) A.麦库姆斯 B.库尔特·卢因

C.保尔·拉扎斯菲尔德 D.哈罗德·拉斯韦尔

28、公共关系调查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 A )

A.民意测验 B.普查 C.资料分析

D.公众代表座谈会

29、.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以把公众划分为( B A.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 B.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 C.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

D.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 30、新闻媒介是公共关系传播的一条( C )渠道

3

) )A关键 B唯一 C重要 D服务

31.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C )

A.知名度 B.美誉度

C.知名度和美誉度

D.既不是知名度,也不是美誉度

32、在组织的稳定发展时期,适宜采用的公关方式是( D ) A.进攻型公关 B.防御型公关 C.建设型公关 D.维系型公关

33、下列沟通形式中,具有明显随意性特征的是( A ) A.口头语言交流 B.报告 C.谈判 D.演讲

34、.内设公关部的短处是( B )。 A.运行的成本较高

B.易受组织内部主观因素的束缚 C.不了解内情 D.不便于协调

35、按公众的组织结构公众可分为( B )。 A.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 B.个体公众和组织公众 C.顺意公众和逆意公众 D.社团型公众和权力型公众

36、公关策划流程公式简称( C )工作法

A.PR B.CI C.PDCA D.SD

37、公共关系将( A )放在第一位。

A.完善组织形象内涵 B.树立员工形象 C.建构组织形象外观 D.制定组织公关计划

38、在公关调查中,对于了解某些历史性问题的一种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 A. 民意测验 B.抽样调查

C.公众代表座谈会 D.资料分析

39、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是公共关系产生的( D ) A历史条件 B经济条件 C文化条件

4

A )。 D政治条件

40、把关人的行为包括( B )。

A.同意与反对 B.疏导与抑制 C.强调与弱化 D.分析与鼓动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41.策划新闻

策划具有新闻价值的时间也叫做制造新闻或策划新闻,是组织争取新闻宣传机会的一种技巧。即在真实的,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策划,举办既有新闻价值的时间或活动,吸引新闻界和公众的注意力,制造新闻热点,争取被报道的机会,使本组织成为新闻的主角,以达到提高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的目的。这需要公关人员具备“新闻脑”,富于创造力和想象力。 42.潜在公众

即由于潜在公关关系问题而形成的潜伏公众,隐患公众,隐蔽公众或未来公众。 43.宣传型公关

主要运用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宣传性手段,传递组织的信息影响公众舆论迅速扩大组织的社会影响 44.把关人

“把关人”又称“守门人”,它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对提供,制作,编辑和指导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这个概念源出于德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在1947年所写的《群众生活的渠道》一文 45.知名度

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量”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46.视觉识别系统

是运用系统的统一的视觉符号系统,对外传达企业的经营理念与形象,信息是企业识别最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的要素,它接触的层面是广泛,可快速而明确地达成认知识别的目的

三.简答(每题8分,共16分)

47.简述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关系

1.知名度要以美誉度为基础,才能产生正面的记性社会效果

2.美誉度要以一定的知名度作为前提条件,才能充分显示其社会价值

48.简述两级传播理论

传播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azarsfeld)于1940年主持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总统选举中选民们政治倾向的改变很少直接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人们之间直接的面对面交流似乎对其政治态度的形成和转变更为关键。通常有关的信息和想法都是首先从某一个信息源(如某一个候选人)那里通过大众媒介达到所谓的“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那里;然后再通过意见领袖把信息传播到普通民众那里。前者作为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信息传达的过程,后者作为第二阶段,则主要是人际影响的扩散。这就是著名的两级传播假设(two—Step flowhyPothesis)。它使人们认识到大众媒介渠道和人际传播渠道在人们信息获取和决策(态度形成和转变以及具体的行动)中的不同角色和作用。在创新的传播扩散中,两级传播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受众对创新的采用由以下阶段组成:认知,说服,决策,使用和确认。在两级传播模式的诠释下,大众传播在人们的认知阶段具有重要作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