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4:37: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作者:柳晶

来源:《神州·下旬刊》2017年第11期

摘要:声乐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艺术学科,高职院校的学前教学专业声乐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艺术内涵的提升都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对声乐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声乐实践的能力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及未来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质量。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声乐教学中存在较多的不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本文就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改革策略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改革策略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其对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践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人才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这是新时代对人才要求的转折。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才能拥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一、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比例不协调

在高职院校的学前专业声乐教学中,民族与美声占比较高,反而儿童歌曲占比较低,由此造成教学内容的比例十分不协调的问题。对于学前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毕业后从事的是幼儿教育的工作,因此,在教学中要侧重对其进行对幼儿教育相关的声乐作品的教学与培养,使其充分发挥其对幼儿音乐作品的教学能力。就目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学会了多种唱法,也进行了深入的学习,扎实的练习,但是在实际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时,却发现自己难以将学到的音乐技巧运用到教学中去,在唱好幼儿歌曲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不能有效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达到幼儿教育的效果。 (二)缺乏对学生即兴发挥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较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也就是即兴弹唱、即兴编创使得能力十分重要,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一定要重视对这些能力的培养,要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扎实和积累这些能力,只有大量的练习才能有效的夯实基础,锻炼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就实际的声乐教学来看,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对学生的即兴编创和弹唱的能力培养十分欠缺,没有形成较为全面的教学系统,从而导致学生在走上工作赶岗位时,由于能力的欠缺而面对各种困境,同时也无法更好的适应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要求。 (三)声乐教学模式单一、落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就目前的教学情况看,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声乐教学多以集体课的形式开展,也就是俗称的 大课模式,而且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特殊性,更多的是对专业类院校及师范类院校的声乐教学模式的效仿。由于缺乏对本校学生情况的有效结合,因此这种教学模式无法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他们对音乐学习的激情就无法被点燃,从而不能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

(四)学生缺乏充足的教学实践机会

高职院校在学生的实训工作的落实方面存在不足,没有为学生的实习提供广阔的平台,学校的实训机制不够全面,岗位实习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一些高职院校的实习方式就是带领学生去幼儿园进行教学观摩活动,学生并不能亲身参与到教学中去,这就导致学生难以获得实践机会,不能将所学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从而致使学生无法提升实践技能,且其声乐能力也得不到实践拓展,无法更好的掌握教学技能。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改革策略 (一)针对学校实情,协调声乐课程比例

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课程普遍较差,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编排和优化。具体来说,就是将民族唱法、美声唱法与儿童歌曲的唱法这三部分教学内容整合为相互联系的、系统化的教学体系。也就是说,将美声唱法的学习作为学生首要的学习内容,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就开始教授美声唱法,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的锻炼学生对具体学习技巧的掌握,为其他方法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旦美声唱法学习完毕之后就紧接着进入儿童歌曲的学习模块上。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重视对已经所学知识的调动,让学生在巩固所学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值得注意的是要培养学生科学用嗓的习惯。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的练习了儿童歌曲的演唱,又增强了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让学生的学习内容转变为实践技能,从而帮助学生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二)强化学生即兴表演的实践能力

就幼儿园的用人标准来说,更倾向于即兴弹唱能力比较强的人才,幼儿园人才招聘的过程中,即兴弹唱和编创是一项重要的考核标准。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即兴弹唱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增强人才的竞争力,培养出更符合幼儿教育改革要求的人才。对高职院校而言,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将曲式、和弦、旋律发展手法等乐理知识与声乐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正确的技巧掌握的重要性,从而强化学生的意识,在平时的声乐学习中注重渗透乐理知识,创造出优美的歌声。 (三)改革教学组织模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模式已不适用于实际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极其有必要进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和创新。将集体课、个别课、小组课这几种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有机的整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改变传统的以集体课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强化小组课的授课形式。减少教师面对的学生数量,才能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水平,对知识进行拓展和深化,解决学生的个性问题,提升声乐水平。

(四)完善岗位实训制度,提高就业能力

高职院校要不断完善岗位实训制度,加强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促进联合办学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的机会,强化学生的声乐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学前教学课堂上将声乐演唱技能转化为岗位教学技能。 结语

面对幼儿教学不断改革与深化的局面,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必须改革声乐教学策略,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立足于实际的市场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理论学习与技能实践的结合力度,提高学生的声乐实践表演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剑.浅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改革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0:81-83.

[2]龙有成,范燕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反思与改革策略[J].戏剧之家,2015,17:224-225+227.

[3]陈琼,陈阳.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对策[J].黄河之声,2016,21:45. [4]金铃玲.浅析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改革[J].戏剧之家,2017,1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