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临门一脚”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3 16:47: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临门一脚”

12.周礼规定,天子三架编钟三面摆置,诸侯两架编钟两面摆置,大夫一架编钟一面摆置。 这表明西周时期

A.分封制度瓦解 B.音乐教育普及 C.冶铁技术发达 D.等级制度森严 13.以“六礼”为核心的传统婚礼,主要分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阶段,整个过程形式繁琐,对家庭而言消耗巨大,但这种婚礼却在中国长期存在,究其原因有①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 ②结婚社会成本较高,有利于婚姻的稳定③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 ④儒家思想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儒学的正统地位奠基,汉代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是指

A.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 B.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

C.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 D.确立“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 15.《法国民法典》规定的“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的法律原则,正是罗马自然法思想与万民法追求的平等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这充分反映了 A.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国家立法、司法产生重大影响 B.法国国民在法律上享有充分的民事权利 C.民法典不断继承和发展罗马法的原则 D.民法典是当今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16.历史学家田玄认为:“辛亥革命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的状况)。”这种“状况”说明

A. 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 革命的领导人多是南方人 C. 南方人比北方人更有斗争精神 D. 北方社会矛盾比南方缓和 17.为“谋国民生活的安定与抵御外侮的国防能力的充实”,《请积极发展民营重工业以充实国力案》指出:“为从事经济建设应速完成重工业”,由“中央予以指导,令各省分别举办,以民营为主,或官民合办,以助成之。”以上材料内容与下面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戊戌变法中“百日维新”法令 B.北洋政府初期奖励实业政策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18.1958年,毛泽东曾把人民公社和巴黎公社相提并论,认为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公社,河南遂平的卫星公社是第二个公社。这两个公社的共同之处是 A.其发生和失败都有很大的偶然性 B.都反映了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

C.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实践 D.都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

19.高考作文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下面资料选自历年优秀高考作文,其中选自1977年高考的是

A. “凡是有歌声的地方,都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地大干社会主义”

B.“同外国人做生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方面的人才少了行吗?” C. “在改革开放深入展开的时刻,我们更需要这种横跨度的攀登”

D.“在做十几年前应做的事,投考普通大学。……向‘四人帮’讨还时间,为祖国争

1

气。” 20.《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共同之处是

A.为改造封建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B.都强调保障人的自由和民主权利

C.以法律的形式肯定法国启蒙思想 D.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21.苏联是20世纪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国家。下列关于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后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是社会主义代议制度的形式 B. 1936年确立的斯大林模式在勃列日涅夫改革中被彻底废除 C.新经济政策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D.列宁是苏联的建立者,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

22.巴里·艾肯格林在《嚣张的特权》中写道:上个世纪以来,美元主导着全球货币,不仅美国人使用美元,而且还有许多其他国家也使用美元。美元的崛起记述着国际货币体系的兴起。“美元的崛起”反映了

A.美元成为各国通用的货币 B.世界经济发展的体系化和制度化 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市场经济体制被各国一致认同

23.“作画时,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此画家属于的派别是 A.浪漫主义 B.现代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实主义 38.(26分)围绕中国古代是否属于专制政体,西方曾进行了长期的论战。阅读材料:

材料一 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我已做过彻底的调查研究,可以肯定下述情况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皇帝无权封任何人的官或增加对任何人的赐钱,或增大其权力,除非根据某个大臣提出的要求这样做。

——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注:利玛窦(1552—1610年),意大利传教

士,曾在中国长期居住)。)

材料二 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辽阔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是不是我们的传教士们被秩序的外表所迷惑了呢?是不是因为在那里,不断地行使单一的个人意志,使他们受到了感动呢?

——孟德斯鸠(1689—1755年)《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利玛窦与孟德斯鸠各自的观点是什么?(4分)

(2)据清华大学侯旭东教授研究,“中国专制说”在欧洲萌生,代表的是西方人的中国观。为什么18世纪欧洲会萌生“中国专制说” 这种观点?这种观点在近代传入中国,短时间之内便被广泛传播。请结合时代背景,简析“中国专制说”在近代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14分) (3)就上述材料而言,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可信?请结合作者的史料依据及所处的时代背景,阐明你的理由。(8分)(假定明清政治制度基本相同)

39.(26分)体育发展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成为国家间外交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

材料一 寻找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寻找人高于奴隶、动物的生活方式,作为政治动物的人对城邦的责任,使人要寻求强健和勇敢,而体育在身体和精神上恰好都能给予这种训练。

——冯霞《古希腊体育思想溯源》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联邦政府对体育投入较少,地方政府所提供的体育设施亦有限。1933年,国会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拨款5亿美元斥资修建公共场地设施。到1937年,民政工程署所属的就业促进管理局用10%的预算修建了约1万个公共体育场馆。

——周兰君《美国大众体育管理方式管窥》

材料三 1950年,新中国第1个体育代表团对苏联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访问。

1954年,美国所操控的国际奥委会领导者坚持“两个中国”,拒绝撤销台湾体育组织作为国家奥委会的资格。中国1958年声明退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

1963年,印尼与中国共同倡议,在首都雅加达举办了“新兴力量运动会”,印尼、中国、越南、朝鲜、索马里、突尼斯、古巴、玻利维亚等48个国家不顾制裁和阻挠参加了比赛。

——李相如、宋雪莹《关于新中国体育外交的回顾与研究》

(1)根据材料一,古希腊体育蕴含了何种思想?以此思想来研究西方史,可能会对14-18世纪哪些事件评价较高?(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30年代前后美国政府对体育管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7年的美国政府行为的必要性。(9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外交是如何影响新中国50-60年代的体育发展的,并指出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的条件。(9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体育发展的认识。(3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