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2 10:58: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和评价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三维目标得到有机整合。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记事课文,主要讲汤姆在爸爸的教育下,把钓到的大鲈鱼重新放到湖里的故事。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懂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严格遵守社会公德的道理。课文语言浅显,层次分明,叙事清楚。还有一个明显的特色,就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细腻传神。 【学情分析】

这个班的学生是“引导自学”课型实验班,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强,通过引导学生反复的读书,让他们能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通过关键问题的引领,指导他们在自主阅读中理解并体会汤姆复杂的心理变化,同时要认识到,虽然汤姆感到很遗憾,但他并不后悔,爸爸坚定的话语给他以深刻的教育。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读出感情,读出味道,在朗读中让人感受到那种喜出望外和极不情愿的神态和心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充分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3、知道爸爸为什么让汤姆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并联系实际,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读中感悟故事中蕴涵的道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难点:理解爸爸说的话,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本设计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板书课题“你把这条鱼放掉!”

2、生质疑,少写了“必须”两个字。

3、啊?是吗?不就是两个字吗,意思不是一样的吗?都是把鱼放掉嘛!(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不能少掉“必须”二字?)

4、补全课题,齐读课题。 二、体会鱼大和汤姆的惊喜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写的是汤姆和爸爸一起去湖中小岛上钓鱼,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是汤姆和爸爸。(板书:汤姆 爸爸)

过渡:汤姆钓鱼有收获吗?

2、请一位同学把第二自然段读一读。

3、找一找这段话中汤姆动作的词语,画下来。从汤姆钓鱼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交流)

4、汤姆钓鱼的动作娴熟,爸爸看了有什么反应呢?(板书:赞赏)

5、汤姆钓上来的是一条鲈鱼。说到鲈鱼,我就想起了范仲淹的一首诗,《江上渔者》。鲈鱼的味道是那么鲜美,难怪汤姆舍不得放掉。更何况这是一条——大鲈鱼。(ppt出示鲈鱼图片,直观感受鲈鱼的大和汤姆的惊喜)

师:这是一条大鲈鱼,从课文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生自读第三、第四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用“——”画下来)

ppt出示句子:

突然,汤姆觉察到水下有动静,鱼竿弯成了弧形。 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4、指名读,齐读。

5、汤姆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板书:惊喜) 三、体会爸爸的坚定

1、就在汤姆一阵惊喜之时,耳边却传来了这样一句话:(PPT出示句子“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谁能把课文里的这句话读一读?

(1)你觉得这句话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坚定、斩钉截铁)

(2)你从哪儿体会到爸爸的坚定?(PPT出示句子“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必须、感叹号)齐读,读出斩钉截铁的语气。(板书:斩钉截铁)

2、这么大的鲈鱼,味道一定非常鲜美!然而,爸爸却说:“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

放掉!”

汤姆舍得放掉吗?生:不舍得。(PPT示:“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 汤姆此时的心情是?生:不情愿(板书:不情愿。) 谁能用不情愿的语气读读汤姆的话。指名生读。

3、那爸爸为什么要汤姆把鲈鱼放掉呢?爸爸的解释是什么?指名生回答: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

根据生的回答,( PPT示:“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了解一下这个背景,美国钓鱼法规)这是爸爸的解释,爸爸说话从容但坚定。生练习读,读出坚定的语气(可以加动作读)。

4、师:这时,汤姆朝湖的四周看看,看到了什么?生:没有渔舟,也没有钓客,什么也没看到。

师:也就是说,没有人看见汤姆和爸爸钓鱼,那是不是就可以把这条鱼带回家了呢?(生:不可以)师:爸爸怎么说的?根据生回答,PPT示:“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指名生读。联系“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理解;练习读。 5、PPT示爸爸的三句话。生把三句话连起来对比读,再次体会坚定。

四、体会汤姆复杂的心理

1、师:从爸爸斩钉截铁的口气中,汤姆知道已经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了。他怎么做的?(PPT出示: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

指名读。(从你的朗读,我听到了一丝遗憾、不舍、无可奈何……) 师: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2、师:此时此刻,汤姆又是怎么想的呢?根据生回答(PPT出示:汤姆叹了口气,心想:我这辈子再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鱼了。)师:此时汤姆的心情是怎样?根据生回答,总结:遗憾。

3、师:汤姆今晚钓鱼的心情真是一波三折,有喜有悲啊!我们来看看汤姆的心情都有怎样的变化。PPT示:

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惊喜) “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不情愿)

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无可奈何)

汤姆叹了口气,心想:我这辈子再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鱼了。(遗憾)

师: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体会汤姆的心情吗?指名生读,读出汤姆的心情变化。

五、分角色朗读父子对话

1、(PPT出示第5自然段-第12自然段)师:课文的5至12自然段,是父子间的对话。同桌合作,分角色练读。指名读。

师:我想请男生读爸爸的话,女生读汤姆的话,我来读旁白。注意要读出人物间不同的语气。

师生合作,分角色读。 五、讨论得与失

1、师:汤姆把鱼放掉,他后悔吗?一条鱼和做人的道理哪个更重要?生齐读最后一段。

出示:“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鲈鱼。可是那晚的情景却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

2、汤姆非常无可奈何、遗憾地放掉了大鲈鱼,他后悔吗?(不后悔)那晚的情景指什么?(和爸爸钓鱼又放掉鱼)爸爸的哪句话会铭刻在他的记忆里,回响在他的耳边呢?(PPT示:“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3、父亲的言行深深地影响了汤姆,使他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他懂得了什么道理呢?生四人小组内交流体会后,全班交流。(点拨:他懂得了不管有没有人看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自觉遵守规定。或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规定) 六、迁移明理

1、是的,同学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之中,我们有的时候也需要这一份坚定,比如:

过马路时,不管有没有警察看见,我们都不能( )。 在图书馆看书时,不管有没有人监督,我们都不能( )。 在公园里,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不能( )。 在校园里,不管有没有老师看见,我们都不能( )。 在课堂上,不管有没有老师看见,我们都不能( )。 喝了酒,不管有没有警察发现,我们都不能( )。 ……

2、好,让我们也坚守这份“坚定”,去收获更大的“鱼”,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一些大鱼的时候,我们也能坚定地对自己说:“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板书:应该自觉遵守规定)

3、读读有关遵守规定的句子:

(1)遵守规则的人必将成功,破坏规则的人也许暂时会尝点小甜头,但绝对不会成大事。

(2)“遵守契约、尊重契约,你获得的将不只是尊重” (3)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做些什么。 (4)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七、作业

小练笔:若干年后,汤姆凭着自己的勤奋和诚信成为一个伟大的建筑师,每当想起自己的成就时,他总情不自禁地想起爸爸的话,他想对爸爸说:“ 。”请打开本子,把他对爸爸的话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汤姆: 惊喜 → 不情愿 爸爸: 赞赏 → 斩钉截铁 应该自觉遵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