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0 13:56: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集合论基础

§1.1 基本要求

1. 掌握集合、子集、超集、空集、幂集、集合族的概念。懂得两个集合间相等和包含关系

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利用定义证明两个集合相等。熟悉常用的集合表示方法。

2. 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并、交、余、差、直乘积、对称差的定义以及集合运算满足的基

本算律,能够利用它们来证明更复杂的集合等式。

3. 掌握关系、二元关系、空关系、全域关系、相等关系、逆关系的概念以及关系的性质:

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传递性。会做关系的乘积。了解关系的闭包运算:自反闭 包、对称闭包、传递闭包。

4. 掌握等价关系、等价类、商集的概念,了解等价关系和划分的内在联系。

5. 掌握部分序关系、部分序集、全序关系、全序集的概念以及部分序集中的特殊元素:最

大元、最小元、极大元、极小元、上确界、小确界的定义。能画出有限部分序集的Hasse 图,并根据图讨论部分序集的某些性质。

6. 掌握映射、映像、1-1映射等概念,会做映射的乘积。了解可数集合的概念,掌握可数

集合的判定方法。

7. 了解关系在数据库中的应用(数据的增、删、改)以及划分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1

§1.2 主要解题方法

1.2.1 证明集合的包含关系

方法一. 用定义来证明集合的包含关系是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一种方法。要证明A?B,首先任取x?A,再演绎地证出x?B成立。由于我们选择的元素x是属于A的任何一个,而非特指的一个,故知给出的演绎证明对A中含有的每一个元素都成立。当A是无限集时,因为我们不能对x?A,逐一地证明x?B成立,所以证明时的假设“x是任取的”就特别重要。

例1.2.1 设A,B,C,D是任意四个非空集合,若A?C,B?D,则A×B?C×D。 证明:任取(x,y) ?A×B,往证(x,y) ? C×D。 由(x,y) ?A×B知,x?A,且y?B。又由A?C,B?D知,x?C,且y?D,因此,(x,y) ? C×D。故,A×B?C×D。

方法二. 还有一种证明集合包含关系的方法,基于集合的交和并运算的两个基本性质

A?B?A?B=A?A?B=B 以及一些已经证出的集合等式。现在我们就用此方法将上例再证一次。

由下面例1.2.2证明的结论有(A×B)?(C×D)=(A?C)×(B?D),若A?C,B?D,则A?C=A,B?D=B,因此,(A×B)?(C×D)=A×B。因此,A×B?C×D。

1.2.2 证明集合的相等

方法一. 若A,B 是有限集,要证明集合A=B当然可以通过逐一比较两集合所有元素均一一对应相等即可,但当A,B 是无限集时,一般通过证明集合包含关系的方法证得A?B,B?A即可。

例1.2.2 设A,B,C,D是任意四个集合,求证(A×B)?(C×D)=(A?C)×(B?D)。 证明:首先证明(A×B)?(C×D)?(A?C)×(B?D)。任取(x,y)?(A×B)?(C×D),则(x,y)?(A×B),且(x,y)?(C×D),故x?A,y?B,x?C,y?D, 即x?A?C,y?B?D,因此,(x,y)?(A?C)×(B?D)。

由于以上证明的每一步都是等价的,所以上述论证反方向进行也是成立的。故可证得 (A?C)×(B?D)?(A×B)?(C×D)。 因此,(A×B)?(C×D)=(A?C)×(B?D)。

方法二. 还有一种证明集合相等的方法,可以通过已证出的集合等式,通过相等变换将待证明的等式左(右)边的集合化到右(左)边的集合,或者两边同时相等变换到同一集合。

例1.2.2 设A,B,C是三个集合,已知A?B=A?C,A?B=A?C,求证B=C。

证法1:使用反证法。假设B≠C,则必存在x,满足x?B,且x?C,或者x?B,且x?C。不妨设x?B,且x?C,

2

① 若x?A,则x?A?B,但x?A?C,与A?B=A?C矛盾。 ② 若x?A,则x?A?B,但x?A?C,与A?B=A?C矛盾。 所以原假设不对,B=C。

证法2:利用已知以及集合运算的交换律、分配律与吸收律,有 B = B?(A?B) = B?(A?C)

= (B?A)?(B?C)

= (C?A) ?(B?C) = C?(A?B) = C?(A?C) = C

1.2.3 判断给定关系的性质

给出一个关系,我们可以判断它是否具有自反性、反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传递性等性质,这既可以从以集合形式给出的关系来判断,也可以从关系的关系图或关系矩阵出发来进行判断。R的集合表达式、关系图、关系矩阵三者均可以相互唯一确定,比较关系的这三种表示方法容易看出:关系的集合表达式便于书写,关系矩阵便于存储,而关系图直观、清晰。

方法一. 从关系的集合表达式判断关系的性质

设R为集合A 上的关系,

(1)若IA?R,则R具有自反性;

(2)若IA?R=?,则R具有反自反性; (3)若R-1=R,则R具有对称性;

(4)若R?R-1?IA,则R具有反对称性; (5)若R2?R,则R具有传递性。

方法二. 从关系图判断关系的性质

定义1.2.1 设A={x1,x2,…,xn},R是A上的二元关系。以A中的元素为顶点,在图中用“。”表示顶点。若xiRxj,则从顶点xi向xj引有向弧,称所画出的图为R的关系图,记作G(R)。

(1)若R的关系图中每点都有反身弧,则R具有自反性;

(2)若R的关系图中任意一点都没有反身弧,则R具有反自反性;

(3)在R的关系图中,如果两不同点之间有有向弧的话,那么就一定成对出现,则R具有对称性;

(4)在R的关系图中,若任意两个不同点之间的有向弧都不成对出现,则R具有反对称性。

(5)对于R的关系图中的任意三点a,b,c,不存在这样的情形:有a到b的有向弧,b到c的有向弧,但无a到c的有向弧,则R具有传递性。

方法三. 从关系矩阵判断关系的性质

3

定义1.2.2 设A={x1,x2,…,xn},R是A上的二元关系。称矩阵M(R)=(rij)n×n为R的关系矩阵,其中

rij=??1,?0,xiRxj否则

(1)若R的关系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都为1,则R具有自反性; (2)若R的关系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都为0,则R具有反自反性; (3)若R的关系矩阵为对称矩阵,则R具有对称性;

(4)在R的关系矩阵中,若以主对角线为对称的元素都不同时为1,则R具有反对称性。

在关系矩阵中,若对{0,1}中的元素的加法使用逻辑加法(0+1=0,0+1=1+0=1+1=1),则对于任意的R,S ?A×A,均有 M(R?S)=M(R)?M(S).

由此可见,可以使用矩阵的乘法(加法使用逻辑加法)来做关系的乘积,从而确定其集合表达式。故可以通过计算M(R2)来判断R是否具有传递性。

(5)如果M(R)2中某元素sij=1,那么M(R)相应位置元素rij也一定为1,则R具有传递性。

例1.2.3 设A={1,2,3,4},R是A上的二元关系,R={(1,1),(3,1),(1,3),(3,3),(3,2),(4,3),(4,1),(4,2),(1,2)}

(1)画出R的关系图; (2)写出R的关系矩阵;

(3)说明R是否具有自反性、反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传递性。 解:(1)R的关系图如图1.1所示。

4 2

1 3

图1.1

?1?0(2)R的关系矩阵M(R)是??1??1

101110110?0?? 0??0?4

(3)方法一:从集合形式给出的关系看,由于(2,2)?R,故R不具有自反性;由于(1,1)?R,故R不具有反自反性;由于(3,2)?R,但(2,3)?R,故R不具有对称性;由于(3,1)?R,(1,3)?R,故R不具有反对称性;经计算得

R2={(1,1),(3,1),(1,3),(3,3),(3,2),(4,3),(4,1),(4,2),(1,2)} =R,

故R具有传递性。

方法二:从关系图上看,由于结点2处无反身弧,故R不具有反自反性;由于(1,1)?R,故R不具有反自反性;由于结点2与4之间的有向弧不是成对出现的,故R不具有对称性;由于结点1和3之间的有向弧是成对出现的,所以R不具有反对称性;由于不存在这样的情形:有a到b的有向弧,b到c的有向弧,但无a到c的有向弧,可见R具有传递性。

方法三:从关系矩阵来看,由于关系矩阵主对角线元素不全是1,故R不具有自反性;由于关系矩阵主对角线元素存在非零元素,故R不具有反自反性;由于该矩阵不是对称矩阵,故R不具有对称性;由于以主对角线为对称的元素有同时为1的,所以R不具有反对称性;经计算可得

?1?02

M(R)= ??1??1故可知,R具有传递性。

101110110?0??= M(R), 0??0?1.2.4 求非空集合上的所有等价关系

非空集合A上的一个等价关系R,决定了A上的一个划分,这个划分就是商集A/R,由A/R又确定了A上的一个等价关系,这个等价关系实际上就是R。同样,非空集合A上的一个划分π确定了A上的一个等价关系R,由R又决定了A上的一个划分,即商集A/R,这个商集A/R实际上就是π。因此,在A上的等价关系和A上的划分之间建立了一个一一对应,A上等价关系的数目和A上的划分的数目是一样的。所以,要想求出非空集合A上的所有等价关系,只需先求出A上的所有划分,再找出由它们确定的等价关系即可。

例1.2.4 设A={a,b,c},求出A上的所有等价关系。 解:由第二类Stirling数易知,A上共有5个划分: п1={{a,b,c}}, п2={{a},{b,c}}, п3={{b},{a,c}}, п4={{c},{a,b}}, п5={{a},{b},{c}}。

因此,A上的等价关系共有5个:

由п1确定的等价关系是A上的全域关系EA, 由п2确定的等价关系是IA?{(b,c),(c,b)}, 由п3确定的等价关系是IA?{(a,c),(c,a)}, 由п4确定的等价关系是 IA?{(a,b),(b,a)}, 由п5确定的等价关系是A上的相等关系IA。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