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0 11:16: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精准扶贫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自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实施以来,各地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多点发力,实现了精准脱贫的巨大进步和阶段性成果。但脱贫攻坚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

一、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结合X市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突出问题:(一)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扶贫力度与三农投入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有较大改善,但贫困地区受制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历史条件等多方面约束,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与发展基础依然薄弱。比如阳新县不少贫困村坐落于偏僻的山坳里,道路狭隘弯急、崎岖险峻,水资源匮乏、土壤贫瘠。若没有这些年的外出务工经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许将世代穷困。(二)部分农民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局限自我发展。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者,其综合素质水平往往决定了收入的高低。通过梳理后发现,我市X年底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94.8%,小学及文盲半文盲占比65.3%;致贫原因中80.4%为因病、因残致贫。可见农村贫困人口身子差、体质弱、文化水平低是导致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同时,受长期小农思想禁锢,不少贫困人口“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三)农

村长效脱贫措施不足,农民持续增收乏力。当前,各地正在集中优势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扶贫措施与手段也是层出不穷。然而,始终是输血式的多,造血式的少。应付检查的多,深入思考的少。着重眼前的多,考虑长远的少——这样的扶贫是缺乏生命力、难以持续的。我市不少贫困村的主要脱贫措施表现为简单地向贫困户送猪仔、送果苗,抑或简单的进行贷款贴息、政策兜底,只注重眼前能够脱贫越线即可,没有采取长效的脱贫措施,也没有顾及随时可能面临的返贫风险。

(四)农村产业项目缺乏创新,人才短缺瓶颈难破。尽管我市不少产业扶贫项目大体上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局面,但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叫好不叫座。不少扶贫项目要么“盲目跟风”,要么只是为了获得一笔政府扶持资金,缺乏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科学性,缺乏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更缺乏具有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优秀人才,必然导致不少农村产业项目的衰败。优秀人才成为农村发展最大瓶颈,更何况长期以来,我市大量劳动力和知识青年常年外流,农村产业发展劳动力不足、人才匮乏,农村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落后陷入恶性循环。

二、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扶贫的方法与路径很多,习总书记再三强调的是精准,因为精准才能有效,但如何实现精准却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长期探索的命题。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将有利于我们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有利于精准发力,有利于加快农村脱贫与发展步伐。(一)切实增进

扶贫工作情感,优化”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人员配置,充分发挥扶贫队伍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当前很多的扶贫工作是被动作为,是“应付式扶贫”,缺乏农村扶贫应有的感情与责任。感情体现的是立场,蕴含的是方法和力量,催生的是责任和担当。对待工作有没有感情,感情深不深,工作的成效往往大不一样。由此联想到我市“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大都属于组织派遣的形式,被安排到一个非亲非故、素未往来的村庄,要想短时间内建立起浓厚情感谈何容易。如若能够优化人员配置,把组织派遣形式改换为“双向选择”模式,即“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可自由选择自己最有感情的村庄、最向往的村庄,我想他们绝大多数将会选择自己的家乡——那个曾经生我养我的地方(只有少数异乡干部才会退而求其次,但往往也会选择他们最为熟悉的第二故乡),再结合志愿填报情况,贫困村也可从中优选最信赖、最有能力的“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如此一来,彼此熟悉、相互认可,情感自然大不一样。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样选派出来的干部对村子的情况知根知底,十分利于精准施策;对村民的处境感同身受,对父老乡亲的殷殷期盼视为千斤重托,他们将没有理由不努力,没有理由不尽心,没有理由不干出一点实实在在的成绩。

(二)创新扶贫资金投入模式,优选农村产业项目和乡土人才,把钱用在刀刃上,确保资金效能最大化。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用于农村扶贫投入的资金很多,但成效离期望太远。从近期省发改委、省扶贫办审计稽查通报情况来看,农村扶贫资金存在严重浪费现象: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