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习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6:45: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三国演义》1——10回

(教师版)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50分)

1、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中“三英雄”指的是: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的中山靖王

刘胜之后刘备字玄德;豹头环眼,声如巨雷,势如奔马的张飞字翼德;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的关羽字云长。

2、 曹操字孟德,父曹嵩,本姓夏侯氏,父亲为中常侍曹藤养子,所以改姓曹,曹操年幼时喜欢打猎,有权谋多机变, 当时汝南許邵曾经说曹操是“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曹操听后大喜。

3、 中平六年,灵帝病死,刘辩即皇位,封皇子刘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将军。

4、 “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这首诗写的是后来被关羽所有的赤兔马。

5、 董卓废帝后立陈留王协,即汉献帝,改元初平年,董卓任相国。

6、 司徒王允怕引起董卓怀疑,借自己生日时,召集众官来商讨对付董卓办法,曹操自告奋勇接得王允的七宝刀去刺杀董卓,刺杀不成,只好驾马逃跑,路经中牟县,县令陈宫 解救曹操,并一同投靠曹蒿好友吕伯奢,因曹操疑心太重误杀了吕全家九口人,并说: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可见曹操为人的残忍。

7、 曹操回到陈留和父亲商量招募义兵的事,后得到孝廉卫兹的资助,乐进、袁绍、夏侯惇等纷纷加盟,袁绍因是汉朝名相之裔,被推为盟主。

8、 众诸侯分屯洛阳,孙坚设帐殿基上,在殿南井中打捞出一玉玺,程普建议孙坚速回 江东另图大计,袁绍知道这件事,要求孙坚交出玉玺,孙坚不肯,只好逃离洛阳。

9、 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在磐河大战,公孙战败落马,还好赵云相救得以脱身,孙坚死后,他的儿子孙策用黄祖向刘表换回父亲尸首,葬父亲在曲阿之原,引军居江都,招贤纳士,四方豪杰纷纷投到他门下。 10、 董卓到长安后更加骄横,自号尚父,自比为周武王时吕望,司徒王允看不惯董卓作为,想利用府中歌伎貂婵采用连环计刺杀董卓。

11、 马超是西凉太守马腾之子,在讨杀李傕、郭汜二人中,连杀李蒙、王方二人威名大震。 12、 巨鹿人张角得到一个仙人授予的太平要术,日夜攻读后能唤风唤雨,自号为

天平道人,私造黄旗,四方百姓裹黄巾跟从造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黄巾起义张角自称天公将军。

13、 《三国演义》中人物个性鲜明,令人难忘,有被称为“智绝”的诸葛亮,“义绝”的关羽,“奸绝”的曹操。

14、 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主要依据晋朝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和南北朝裴松之的注而编纂的,它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集团相互间的斗争为主要描写对象,再现 东汉末年 到 西汉初年一百年左右的历史进程。

15、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说的是第五回里的温酒斩华雄事件。 二、简述题(每题5分,共25分。每题100字左右)

1、概括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情节

东汉末年,宦官当权,民不聊生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当时刘备以贩麻鞋、织席为业关羽因杀死富豪,正流浪江湖张飞以卖酒杀猪为业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一道去投了刘焉刘、关、张从军后就显示出非凡的才能他们一败黄巾于涿郡,

二败黄巾于青州不久,又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但董卓见刘备是白身,并不答谢张飞大怒,要斩董卓,被刘备劝住 2、简述刘备弃官归印情节

刘备到安喜县上任,碰上督邮巡查,态度傲慢,被张飞怒打玄德是仁慈之人,急阻止张飞关公劝说刘备不如弃官归乡,另图远大之计玄德取下印绶,挂在督邮脖子督邮报告定州太守,太守派人捕捉玄德、关、张三人往代州投刘恢 3、简述赵云飞骑救公孙瓒情节

公孙瓒与袁绍在磐河交战,公孙瓒手下连败,他自己也弓箭尽落,头盔堕地;只好披发纵马逃跑,袁绍手下文丑追杀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个浓眉大眼威风凛凛的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和文丑战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公孙瓒手下救兵赶到,文丑只好撤兵 4、简述曹操献刀事件

董卓自封为相国后,欺主弄权,朝中正直的大臣们都想除掉他校尉曹操早有杀董卓之心一日,曹操藏宝刀来到相府,他走到小阁,站在一旁等待杀董卓的机会曹操见他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急问:\你要干什么?\这时吕布也牵马回来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然后驾马逃得无影无踪了 5、简述三英战吕布情节

东汉末年,各诸侯带各路兵马讨伐董贼董卓派华雄迎战,被关羽杀了董卓听说华雄被杀,派吕布迎战张飞冲杀上去,连战五十回合后来关羽、刘备也上阵,三个人把吕布围在当中,走马灯般的轮流厮杀,吕布毕竟难敌三人,渐渐觉得难以招架,拍马冲出了包围圈逃了

三、评述题(25分)

一、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中重要人物:曹操、刘备、关羽、袁绍等都出了场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袁氏兄弟与曹操对关羽态度有何不同,提示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征?(300字左右)

袁氏兄弟在知道关羽只是一个弓马手时立即表现出鄙视的态度,袁术大喝着要把关羽赶出去,:“汝欺吾众 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并对曹操说:“既然公等只重一县令,我当告退”袁绍则担心关羽出马会让华雄耻笑,:“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他们两人出身高贵,头脑中门第观念严重,以门第出身衡量人,不以才衡量人,瞧不起关羽,目光短浅,心胸狭窄曹操则不然,他慧眼识英雄,以才待人,“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并说:“得功者赏, 何计贵贱乎?”看重关羽的英勇、义气显示出曹操的英雄气度,他最后能统一三国鼎立的局面与他的这种性格特点有密切关系

《三国演义》11—20回

(教师版)

一、填空题(每格2分,共32分)

1.在军阀混战中,青州黄巾又起,曹操前往收降了三十余万人,择精壮者编为青州兵,朝廷封他为镇东将军,屯驻兖州,后来吕布帮助张邈夺得该地,曹操又与吕布多次混战夺回该地。 2.曹操为报父仇围攻徐州(州名),刘备带人帮太守陶谦解围后,太守执意将该州让给刘备,刘备不愿陷入不义之地,不顾陈登、赵云、张飞等人劝说,坚决不肯接受后太守病死,在大家要求下,刘备答应暂时接管任孙乾、糜竺为辅,陈登为幕官。

3.董昭建议曹操迁都到许都,曹操采纳其意见,护送皇帝回许都后,自封为大将军、 武平侯,以荀攸为军师,从此大权都归于曹操,朝廷大务先报告给曹操,然后才奏给天子 4.荀彧建议用“二虎竟食”计除去刘备、吕布二人,刘备不忍心杀吕布荀彧又献一计叫“驱虎吞狼”,欲借 袁术之手除去刘备

5.曹操在兖州就有被他称为“吾之子房”的荀彧带着他的侄儿荀攸(字公达)来投靠他,荀彧又推荐了程昱,后来曹操又得到了郭嘉、刘晔、满庞、毛玠、典韦等人部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

6.曹操带刘备回到许都讨功封赏,因刘备是献帝叔叔,献帝封他为左将军,宣亭侯,从此大家都称他为 刘皇叔。

7.纪灵建议袁术采用“疏不离亲”计与吕布结亲,袁术派人向吕布提亲,吕布同意把女儿嫁给袁术的儿子,陈珪阻止了这门婚事。

二、简述题(100字左右)(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许田围猎”的故事情节

曹操在擒杀吕布之后,威名日盛,脑海深处便产生了窃国谋逆的念头,为了观察动静,曹操特地邀请天子在许田围猎,群臣将校向献帝齐呼“万岁”,他竟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并借天子弓箭不还,自行悬带。 2.简述“ 割发权代首”的故事情节

宛城征张绣时,曹操惊马践坏了大块麦田他随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最后还是郭嘉以《春秋》之义劝阻,免死曹操割发权代首,并以发传示三军后人写有诗句:“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3.简述孙策用什么方法向袁术借兵马?他开始草创江东基业的过程里最主要的助手有哪几个?

孙策在父亲死后投奔袁术,虽然屡立战功,袁术也很喜爱他,但他无法忍受袁术的倨傲他与朱治、吕范等人商议,用父亲孙坚所留的传国玉玺作为抵押,以母舅吴景有难为借口,向袁术借雄兵数千孙策带领旧将程普、黄盖、韩当等回来途中遇见交情甚密的周瑜,周瑜向孙策推荐了江东“二张”即张昭和张纮这些人帮助孙策打败刘繇,扩充了兵力。 三、评述题(20分)

下面几段话是历史对吕布的评价,请结合原著具体内容,分析吕布最终失败的原因(此题学生能联系原著对人物形象做合理分析都可,以下答案供参考)

陈寿:“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陈宫:“君,骁勇无敌,善战无前,然勇而少计,暴而少仁恐众叛旦夕之间” 曹操:“布,狼子野心,成难久养”

“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指的就是吕布但吕布历来也被看成是有勇无谋、反复无常的代名词人们常常在赞叹他武艺超群的同时,又唾弃他的卑劣行径 一、 反复无常,唯利是图

吕布一开始投靠荆州刺史丁原后杀丁原又投靠董卓,董卓“甚爱信之,誓为父子”,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