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24 15:02: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学习目标
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时间,路线,规模,次数,作用),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 举。
2、知道外国贡使制度、传教士与《大清时宪历》的基本概况。 知识链接 明清时期,将今南海以西的海洋及沿海各地称为西洋,南海东部及其附近诸岛统称为东洋。贡,献东西给上级,古代臣下或属国把物品进献给帝王;贡使,进贡的使者。传教士基本指的是是坚定地信仰宗教,并且远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们传播宗教的修道者。 一、温故互查:(同桌互查)
汉唐时期哪些事件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二、自主学习(学生自己看书完成学案,将重点知识在书上勾画出来,不会的以组交流。) 1、郑和下西洋:
1)明朝的“西洋”指哪里?(看课本注释) 2)阅读课本和材料:
材料一:\皇上命和等帅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 材料二:据《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材料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命和等通使西洋\。(惠帝即建文帝) 结合材料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并结合课本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首航时间 次 数 船 数 人 数 船只大小 基本航线 到达范围 贸易情况 意 义 2、外国贡使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郑 和 下 西 洋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5)、明朝与外国贸易的主要形式是 制度。 6)、外国贡使制度有什么特点?
①对外国的朝贡,中国以( )方式来进行的。 ②对海外诸国的朝贡是有( )。
③明朝的回赐是( )所接受的贡物,并对( )进行( )收购。 7)、外国贡使制度的衰落原因有哪些?
3、传教士与《大清时宪历》 8)、传教士什么时候开始来到中国?什么时候纷纷来华? 9)、传教士来华的目的是什么?他们采用哪些有效方式?谁是典型的代表? 10、《大清时宪历》是以 主持修订的新历法为基础;这部历法的制定者是传教士 等人; 帝予以承认和颁布。 三、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以组讨论,归纳总结) 1、郑和为什么能成功远洋?:
2、根据下列表中的内容,对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到达美洲的情况进行比较,郑和下西洋有何特点? 人物 时间 次数 人数 船数 郑和 1405—1433 7次 每次约2.7万人 哥伦布 1492—1504 4次 1000到1500人 比较结果 大船62艘(连小船共有200多17艘 艘) 船只大长44丈(151.8米)宽18丈长24.5米 宽6小 (61.8米) 米 到达范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围 美洲 开放题:(1)今年是纪念郑和开始下西洋多少周年?
(2)你知道欧洲新航路是谁开辟的吗?郑和下西洋比他到达美洲早了多少年 你还知道哪些航海家? 四、巩固练习 识记本课知识点
五、课堂检测:来试试吧!!!
课堂检测: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1、郑和下西洋第一次的时间是: ( )
A.1368年 B.1405年 C.1433 D.1442 2、明朝政府派郑和出使西洋的目的是: ( ) A.对外侵略扩张 B.学习外国的技 C.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开辟新航路 3、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的条件是﹙ ﹚
A、明朝国力雄厚 B、船队配有航海图和罗盘针 C 、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 D、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4.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最远到达大西洋沿岸 B.先后七下西洋,经过20多年 C.第一次从刘家港出发 D.目的是为加强同海外的联系 5、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与最远到达的地点分别是﹙ ﹚
A、福州 印度半岛 B、刘家港 印度洋上的波斯湾 C、福州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刘家港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6、(创新题)郑和下西洋的基本路线中正确的是 ( )
A.刘家港——马六甲海峡——印度洋 B.刘家港——英吉利海峡——印度洋 C.刘家港——马六甲海峡——大西洋 D.刘家港——英吉利海峡——大西洋 7、耶稣会传教士开始到中国传教是在 ( )
A.明朝洪武年间 B.明朝永乐年间 C.明朝嘉靖年间 D.明朝万历年间 8、清朝初年,德国传教士 出掌钦天监,制定了 ( ) A.《大清时宪历》 B.《大统历》 C.《坤舆万国全图》 D.《大明历》
9、六百多年前,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航,无论白天、黑夜、阴雨、大雾,船队都不 迷失方向,最后成功到达西洋的一些地方。这主要得益于 ( )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指南针的应用 C.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D.勇敢顽强的精神 10、郑和下西洋的基本航线和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