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发SWOT分析SWOT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2:57: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浙江发SWOT分析SWOT分析

作者:左显兰 农晓丹 孙春媛 李浩妍 来源:《北方经济》2008年第17期

服务外包产业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对浙江来说,利用服务外包这个“绿色引擎”促进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一、浙江服务外包的优势(S)

(一)开放优势

浙江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具有浓厚的开放意识,全省上下目前已形成了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的共识,这为发展服务外包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作为开放型经济的典型地区,浙江在涉外经济法规和政策、涉外管理和服务等方面都先行一步。浙江省共建有8个国家级开发区,5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宁波保税区、高新区、梅山保税港区、具备中国对外开放的全部功能和政策,体制优势明显,具有适合服务外包生存和发展的国际化环境。 (二)区位优势

目前,长三角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最具活力、最为看好的区域,浙江处在长江三角洲南翼,这使浙江正成为吸引服务外包的强力“磁场”。另外,浙江紧临上海、江苏,可以充分借助上海、江苏在人才、技术、外资等方面的先发优势,利用其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强大辐射力,促进浙江服务外包的发展。其次,浙江处于东南沿海,天然港湾众多,拥有优越的港口条件,这为发展BPO(流程外包)业务中的“供应链管理服务” (即为客户企业提供采购、运输和仓储等整体服务)提供了最佳条件。

(三)完善的法规体系和基础设施优势

浙江的法规体系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各地积极创建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经过3年多的“信用浙江”建设, 浙江的信用状况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总体信用环境和建设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杭州、金华、温州、宁波等市先后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意味着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迈向新水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目前,浙江已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 由高等级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为骨干, 港站路相配套的交通网络。已建成省会至各市之间的4小时公路交通圈, 杭州1.5 小时公路交通圈。数据通信、声讯信息服务、电话智能业务等信息化应用在全国领先。各地市政建设日新月异。 (四)产业优势

首先,浙江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并形成一大批配套程度很高的产业集群,在承接与发展生产性服务外包方面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其次,浙江服务业发展迅速,“十五”期间,浙江服务业经济总量、人均增加值均居全国第4位。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为浙江承接服务外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次,“数字浙江”的建设实现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推进传统产业信息化的改造, 使得浙江省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有了明显增强。全省积极开展创建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 在杭州、宁波、嘉兴形成了一批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和园区。 (五)教育基础优势

浙江高校众多,目前全省已建有各类高等学校77所,其中大学12所,普通本科学院17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3所,高职院校45所,其中5所为全国示范性高职。已建有获得博士授予权的高校8所,拥有博士点262个,硕士点750个。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专业和人才培养基地,并建成杭州下沙、滨江、小和山、浙大紫金港和宁波、温州6大高教园区。浙江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发展蓬勃,服务外包职业培训发展快速,这将为浙江输送一流的服务外包人才,形成服务外包产业枢纽,对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起到人才储备和推动作用。

二、浙江发展服务外包的不足(W)

(一)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起步较晚

浙江承接服务外包较晚,有下列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战略意识滞后。一直以来,浙江都坚持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使其在改革开放来飞速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是思维惰性却使得战略意识没有根据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和发展,承接服务产业转移略显滞后。其次,浙江传统产业层次较低,承接新兴服务外包业务主要占领的是低端市场份额,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中尚未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第三,扶持政策出台得晚。浙江《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若干意见》还在制订中。第四,意识和行动上的滞后。目前浙江对于发展服务外包还停留在政策层面上,行动上的反应稍显滞后,还不善于抓住和创造发展服务外包的机会。 (二)人才缺乏成为制约浙江服务外包发展的瓶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首先是服务业专业人才十分匮乏。服务外包需要大量既掌握外语,又懂专业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浙江虽然拥有多所高校,具有丰富的人才储备,但人才结构并不十分合理。以软件产业为例,目前软件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形结构,而软件人才结构则呈“橄榄型”。其次是留人难。浙江目前留住人才的政策环境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加上杭州等中心城市房价居高不下,造成生活成本过高,使得留人难成为发展服务外包面临一大问题。 (三)布局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产业集聚能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应,服务外包也很讲究规模效应,但目前浙江服务外包发展布局比较分散,如杭州外包企业在滨江、下沙和老市区内都有产业支持。浙江还缺乏服务外包规划布局引导政策,集聚效应受到较大制约和影响。 (四)品牌效应和竞争优势不突出

品牌是浙江承接服务外包一个重要的形象载体,创造品牌的核心价值有助于加强浙江在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浙江目前在服务外包方面竞争优势还不突出。在目前各大省市积极争夺服务外包高地的背景下,如何能让客户有针对性地将业务转移到本区域,成为各省市竞争的热点,其中打造品牌成为各区域间竞争的筹码。与上海、江苏已经初步形成服务外包品牌效应和一系列服务外包基地相比,浙江才刚刚迈出了发展服务外包的第一步。 (五)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

首先,缺乏配套的政策。目前浙江虽有政策支持服务外包的发展,但是这些政策仅涉及某一领域,配套的工商登记、人才、税收、财政等优惠政策均需进一步制定,政策效应很难体现。其次,目前一些现有的政策不利于服务外包的发展。例如税收政策不合理,所得税优惠主要面向应用高新技术的工业企业,对高科技服务企业缺少鼓励措施。此外,服务业用地、用电等价格比工业高出较多。这些都是政策的制约性。因此,在发展服务外包方面,浙江具竞争力的“政策洼地”还没有形成。

(六)服务外包商务环境不够完善

首先,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浙江目前部分服务外包企业缺乏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政府在知识产权信息平台以及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建设方面也比较滞后,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也不健全。其次,与服务外包有关的法制不够健全。最后,服务外包市场不够规范。

三、浙江发展服务外包的机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