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届九年级上学期各地试题分类汇编(成语)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5:24: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泰州市2015年秋学期各地试题分类汇编

三、成语 (一)七年级

1.【2015年秋学期高港实验学校第一阶段测试】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玛格丽特·米切尔,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虽然她短暂的一生并未留下太多作品,但只一部《飘》....就奠定了她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 B.小摊上,顾客和摊主讨价还价,锱铢必较。 ....

C.如果学习方法运用得当,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她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

答案:B“锱铢必较”: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形容非常小气。该成语出自《安恩和奶牛》P14。 【解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感情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

三方面判断正误,A项“著作等身”: 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与后面的“他短暂的一生并未留下太多的作品”矛盾。属于前后矛盾。C项“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不明成语的感情色彩和意思,错把贬义词当褒义词用。D项“付之一笑”: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不合语境。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八年级

1.【2015年秋学期姜堰四中第一阶段测试】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 听主持人介绍 “身边好人”的事迹,我们每个人都感到受益匪浅。 ....B. 春节将至,步行街上人流熙熙攘攘,商场里的商品鳞次栉比。 ....C. 张大爷希望安稳地度过风烛残年,而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碎了他的希望。 ....

D. 面对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因地制宜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答案:(2分) B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这里用来形容商品,用错了对象。(A项“受益匪浅”:指收获不小,有很大的收获,一般指意识形态方面。C项“风烛残年”: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晚年。D项“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2.【2015年秋学期省泰中附中第一阶段测试】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心理学认为,处事优柔寡断是人的性格和思维判断不确定造成的。 .... B.马航MH370失联已一个多月,事件真相至今扑朔迷离,众说纷纭 。 ....

C.安倍选在我开国领袖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其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 .... D.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依依不舍,期待着能在新的校园萍水相逢。 ....

答案:D“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而句中是同学们初中毕业后期待再相遇,不是不认识。不合语境。(A项“优柔寡断”:形容作事犹豫不决,不果断。B项“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C项“昭然若揭”:指真相大明。)

(三)九年级

1.【2015年秋学期省泰中附中第一阶段测试】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B. 人们听了歌唱家腾格尔演唱的经典曲目——《天堂》,不由得触目伤怀。 ....C. 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

D. 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答案:B“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不能用于听歌曲,与语境不符。(A项“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C项“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D项“玉不琢不成器”:玉石不琢磨,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就不能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