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期终测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1 22:19: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四年级语文期终测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在这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里,你一定又增长了不少知识。老师相信,凭着你的这份自信与努力,你一定会交上一份整洁而满意的答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qiān xū

yǐn bì wèi jù

qìn rén xīn pí

( ) ( ) ( ) ( ) chú chuāng yí huò hén jì chuí tóu sàng qì ( ) ( ) ( ) ( ) 二、用“\\”线划出带点字不正确的读音。(6分) 牲畜(xù chù) .

挣(zhēng zhèng)脱 .

撒(sā sǎ)网 .

提供(gōng gòng) .偏僻(bì .

pì)

召 (zhāo zhào)集 .

三、按要求写词,并从中选三个词写一段话(一个词0.5分3小题3分共9分) 1、形容学习认真的词: 、 、 、 . 2、含两个人体器官的词: 、 、 、 . 3、描写“神态”的词: 、 、 、 .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我们没有做不到的事。(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2、远近闻名的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缩句) 3、从一座桥上喷出的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缩句)

4、他们英勇抗敌,为国献身的英雄事迹永载于史册。(改为反问句)

5、通过努力,爱迪生提高了机器的产量,增加了机器的质量。(修改病句) 6、我校李老师光荣地被评为“模范班主任”的称号。(修改病句)

五、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鸟儿们用晶亮的小眼睛彼此询问着”这是拟人句。 ( ) 2、“堵塞、活塞、塞进”中的“塞”都读“sāi”。

( )

3、“坐无虚席、汗流浃背、满面羞惭、荒无人烟”这四个词中没有错别字。

( )

4、“董荐瑞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这是比喻句。( ) 5、《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法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写的。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默写一句孔子的《论语》: 2、第一株百合曾说过:要 ,以花来 。 3、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意思是:

这句出自 ,《狐假虎威》用来讽刺 。 4、六盘山上高峰, 。今日长缨在手, 。 七、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练习。(20分)

黄山松

那年,我游览了“华夏第一奇山”——黄山。( )的山峦,( )的怪石,( )的云海,这些都使我流连忘返。然而最有特色的要算是黄山松了。

初上黄山,我就为黄山松那宏大的气魄所折服。那种苍郁连绵、直至天际的非凡气势,岂是寻常景观能比?未入松林,远远就听见阵阵松涛的轰鸣;进入松林,仰视天空,只能从稠密的枝叶间望见斑驳的天空。

久闻黄山有十大名松,今日始见。无论是枝叶的繁盛,色彩的浓郁,还是姿态的遒劲,根基的盘错,都展示了黄山松独特的美。

刚登上玉屏楼,一眼就望见树干粗壮、枝条繁茂的“迎客松”。它真像个好客的主人,正平伸开它那健壮而热情的手臂,仿佛在笑迎五洲四海的宾客,热情但绝不谄媚。

正当我们在云山雾海中穿行时,忽见一段长长的松臂自上而下探入云海之中,像在捞取奇珍异宝。这是“探海松”。几百年、上千年过去了,大概什么也没取上来,可它仍在执著地探寻,不断地捞取。

( )

绕过始信峰,远远望见岔路口矗立着一株巨松,虽距之百步远,但我仍望不见它的顶端——笔直、高大、繁茂,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黑虎松”。它像是守山的卫士,虽然严肃,但看不见冷峻。

再往前走,又是两株,不,是一株奇松:它虽有两个树根,相距一米有余,而两株树干却紧紧缠绕在一起,到后来,简直分不出彼此了。这就是相亲相依的“连理松”。

还有那“倒挂松”“蒲团松”“龙爪松”……奇松并列,千姿百态。真是看不够,说不尽,意无穷。

“黄山归来不看松”。是啊,黄山群松的气魄,天下何处能再现?黄山松那生命的活力,又有什么地方的松树能与之相比呢?

1、给第1自然段的( )里选择正确的词语。( ) (1分) A. 秀丽 浩瀚 奇美 B. 秀丽 奇美 浩瀚 C. 浩瀚 秀丽 奇美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反义词[ ] (3分) 近:强壮 ( ) 反:和蔼 [ ]

茂密 ( ) 弯曲 [ ]

奇特 ( ) 冷淡 [ ]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6分)

( )( )忘返: ( )姿( )态: ( )( )遐迩: 4、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一个拟人句。(2分) 5、按原文内容填空。(5分)

文章按照 顺序,详写了 、 、 、 ,略写了 、 、 。其中树干粗壮、枝繁叶茂的是“ 松”; 、

、 的是“黑虎松”;执着探寻的是“ 松”;相亲相依的是“ 松”。

6、把短文最后一句话改成陈述句。(1分)

7、你还听说过像“黄山归来不看松”这样的谚语吗?再写出两句。(2分) 归来不看 归来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