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期国企工会工作提高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6:10: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加强新时期国企工会工作提高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吕苗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8期

摘 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的管理体制、分配制度等方面发生l较大的变化,工会工作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国企工会如何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将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构建和谐的企业环境,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在分析十九大以来国企工会工作的重点和方向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工会该如何开展工作调动广大基层员工的积极性阐述了观点。 关键词:新时期;国企;工会工作;职工积极性 一、十九大以来国企工会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党的十九对我国的国情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为我国今后的发展目标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国企工会工作提出了要求。

新时期国企工会工作的重点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与思想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从大处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从小处说与广大国企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国企工会要把这样工作作为当前以及今后相当一段时间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

新时期国企工会工作的方向如下:充当国企职工群众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调动者,让国企职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展现应有的风采;锐意推进国企工会改革,进一步夯实组织基础,肩负起新时期赋予国企工会的历史使命。 二、调动国企职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意义

调动国企职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有利于活跃企业工作氛围的营造和比、学、赶、帮、超工作环境的形成。职工没有工作积极性,就会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不思进取,以完成本职工作拿到工资为工作的终极目标,拥有这样职工的企业不会有活力,也不会有生命力。

其二,有利于国企经济效益的提高。對于一个企业来说,职工、尤其是一线职工才是效益的直接缔造者,如果他们的积极性都没有调动起来,不管技术设备多么先进,管理多么到位,也会很快关门大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影响国企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客观因素 1.企业体制改革

当前,国企正面临着更加深入的体制改革,企业重组是这次改革的主题。国企体制改革对不同层次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让国企工会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艰巨。

国企重组之后,企业的组成变得更加复杂,管理群体、白领群体、打工群体和普通职工群体在分配方式和收入上存在着很大差距,不同群体也有着自己相应的诉求,一旦某一群体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国企重组就自然面临减员增效、下岗分流,部分职工的观念一时难以转变,认为无论自己如何努力也最终会进入下岗分流的行列,进而产生了工作上的消极情绪。 2.激励机制

在国企重组前,平均主义的思想比较严重,职工之间收入差距不大。这虽然表面上营造了一团和气的假象,而实际上则影响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的积极性,抑制了他们的创造性。而在国企重组之后,又呈现出另外一种倾向:为了吸引优秀管理人才和技术,企业往往会开出十分优厚的条件,给于很高的年薪、期权或股份,让管理层的工资远远超出原有职工,这让职工们感觉自己突然从企业的主人一下变成了打工仔,让他们在工作中很难葆有原来的积极性和热情。 3.领导、同事

一方面,国企改制重组后,管理者与职工以及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性化的东西少了,利益化的东西多了。人际关系是维系人与之间感情的纽带,它的变化势必对工作的积极性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

另一方面,国企改制重组之后,由于分配制度的不同导致领导与职工以及职工与职工的收入呈现出较大的差异。领导层、白领层的待遇丰厚,具备了开好车、住豪宅的条件,而普通职工靠劳动和技术赚钱,尽管很辛苦,但是收入却相对较低,一旦家庭出现变故,基本生活就很难维系,所以部分一线职工很难面对这种差距、放下心理包袱,工作的积极性自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提高基层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措施

尽管新时期,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企工会工作无论从工作对象还是工作方式上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但是它在调节管理层与职工的关系、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以及企业效益方面的作用然十分重要。新时期国企工会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措施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发挥情感作用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面对改革,部分国企职工在思想上出现了困惑,有些情感无处安放,这个时候工会这个娘家人必须站出来,多与职工交流,做一个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宣讲人、一个职工心声的倾听者。要让职工明白,改革是大势所趋,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既然是改革就必然会触及到一些人的切身利益,就会带来一定程度的阵痛。 改革会让一些职工面临下岗分流。要告诉广大国企职工,下岗分流是国企改制重组的必然结果,但是下岗分流并不可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早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具有较为广阔的就业和创业前景,对于下岗分流人员来说不要气馁,要积极响应“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伟大号召,靠自己的技术、能力和勤劳进行二次创业或就业。

同时,国企工会还应做好管理层与一线职工的纽带,及时向领导层反映一线职工的疾苦和心声,做好相关管理制度和措施的解释和贯彻工作,促进领导层与一线职工的直接对话,增进不同层次员工间的了解和交流。 2.营造和谐环境

“家和万事兴”,对于一个国营企业来说亦是如此。表面上看起来,国企改制重组后,似乎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诸如分配制度的变化导致薪资极差的拉大、体制的变化引发了职工地位的变化等。而这些所谓不和谐都是暂时的,待人们的认识提高、观念转变后,这些不和谐的东西就会变得理所当然。国企工会要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起到催化促进作用。国企工会可以组织一些诸如“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竞赛”这类的活动,也可以请专家学者为职工讲解国企改制重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广大国企职工的观念在潜移默化中转变过来,进而打消心理上顾虑,理解并接受改制重组所带来的变化。同时,工会还要组织一些联谊活动,以增进管理层与基层的情感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这样一来,管理者和员工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隔阂自然就迎刃而解,环境也会变得更加了和谐。 3.满足基本需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的人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安全需求→自我实现,其中生理需求是最为基本的需求,它包括衣、食、住、行、健康等方面,生理需求是实现其他需求的前提和基础。国企工会深入了解广大职工基本需求,比如多深入职工食堂了解职工吃得怎么样,多调查、多访问,掌握职工的住房、出行以及医疗等方面的情况,并及时将情况与企业管理层报告,争取尽快得到解决。只有基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广大职工才可能“高高兴兴上班 平平安安回家”。 4.利用激励机制

国企改重组后,激励机制应该适当向一线职工倾斜,给他们更多升职和加薪的空间,让他们看得到希望,比如鼓励广大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提出合理化的管理意见,这些意见一旦被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