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八公路路线CAD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1:01: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欢迎共阅

课程名称

公路勘测技术 专业名称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授课教师/职称 授课题目(章、节)

王建林/副教授 授课方式(合、小班) 项目八公路路线CAD

小班

教材:公路工程

教材及参考书目

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规范:《公路线形设计规范》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原始数据录入的格式; ◆知道原始数据录入的方法。 ◆知道平面数据的处理和计算方法; ◆能运用软件辅助设计平面成果。 ◆了解交互拉坡的原理及方法; ◆能运用软件辅助设计纵断面成果。 ◆描述横断面设计中帽子定制的原理及方法; ◆能运用软件辅助设计横断面图; ◆能运用软件进行土石方的调配及其数量表的输出。 内容和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内容和时间安排:4学时 2.教学方法:课堂讲述、分析、软件操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公路路线CAD 2.难点:无。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实施情况及分析: 本章软件操作来讲,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本章的效果较好。 项目十公路路线CAD 工作任务1原始数据录入(1学时)

一般情况下,对于一条公路的施工图设计任务,项目管理中可能需要添加以下数据文件: 平面曲线数据文件(*.pm) 平面交点数据文件(*.jd) 纵断面地面线数据文件(*.dmx) 横断面地面线数据文件(*.hdm) 纵断面设计数据文件(*.zdm)

欢迎共阅

超高渐变数据文件(*.sup) 路幅宽度数据文件(*.wid) 桩号序列数据文件(*.sta) 路基设计中间数据文件(*.lj) 设计参数控制文件(*.ctr)

挡墙设计文件(*.dq)——设有挡土墙的情况下 最少需要设置以下项目属性: 项目名称及路径 超高旋转方式 加宽渐变方式 断链位置(设有断链时) 平面曲线导入/导出 该功能用于将已完成公路项目的平面设计数据(特别是未使用交点坐标,而使用交点间距加转角的方式进行的低等级公路项目)导入到纬地项目中,将其转化为纬地专用的平面交点数据文件(*.jd)。同时也可将纬地系统的交点数据输出到单独的数据文件(*.jdx)中,便于用户应用或其他软件调用。 菜单:数据——平面数据导入/导出 纵断面地面线数据输入 纬地系统开发了专门的纵横断面地面线数据输入程序,推荐用户使用它们进行纵横断面地面线数据输入(特别是对于横断面地面线数据),以便将许多类似键入手误、桩号不匹配、桩号顺序颠倒、格式不符等错误排除在数据录入阶段。纵横断面地面线数据均为纯文本文件格式,用户也可以使用写字板、edit、Word等文本编辑器编辑修改,但请注意保存为纯文本格式。 菜单:数据——纵断数据输入 命令:DATTOOL

纵断数据输入对话框如图4-1所示,系统可自动根据用户在“文件”菜单“设定桩号间隔”设定按固定间距提示下一输入桩号(自动提示里程桩号),用户可以修改提示桩号,之后键入回车,输入高程数据,完成后再回车,系统自动下增一行,光标也调至下一行,如此循环到输入完成。输入完成后,用鼠标点击最后一行的序号,选中该行,点按图标工具中的剪刀,便可删去最后一行多余的桩号。当用户需要在某一行插入一行时,先点击将光标移到该行,再点按图标工具中的插入按钮。系统会自动检查用户输入的每一桩号的顺序,错误时会自动提示。

输入完成点击存盘按钮,系统便将地面线数据写入到用户指定的数据文件中。

欢迎共阅

横断面地面线数据输入

菜单:数据——横断数据输入 命令:HDMTOOL

横断数据输入对话框如图4-2和4-3所示,系统提供两种方式的桩号提示:按桩号间距或根据纵断面地面线数据的桩号。一般用户选择后一种,这样可以方便地避免出现纵、横断数据不匹配的情况。在图4-3的输入界面中,每三行为一组,分别为桩号、左侧数据、右侧数据。用户在输入桩号后回车,光标自动跳至第二行开始输入左侧数据,每组数据包括两项,即平距和高差,这里的平距和高差既可以是相对于前一点的,也可以是相对于中桩的(输入完成后可以通过“横断面数据转换”中的“相对中桩->相对前点”转化为纬地系统需用的相对前点数据)。左侧输入完毕后,直接键入两次回车,光标便跳至第三行,如此循环输入。输入完成后点击存盘将数据保存到指定文件中。横断面数据格式请参见数据文件介绍一章的相关内容。 另外,当项目管理器中未指定横断面数据文件或横断面输入工具中新建横断面数据文件时,V4.6版的横断面输入工具可直接读入德国的Card/1软件所输出的横断面格式文件和HEAD等软件的横断面格式文件,并转化为纬地系统的横断面文件格式。

关于纵、横断面的桩号匹配,纬地系统中是这样要求的:纵断面包含横断面,即纵断面数据中的桩号横断面中可以没有,但横断面数据中有的桩号纵断面中则必须有。另外当两种数据中的某一桩号相差小于2cm即0.02米时,系统会自动判断它们为同一桩号。

工作任务2平面辅助设计(1学时) 十一种交点法曲线设计计算方式 此方式下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输入不同的曲线控制数据来完成任意的交点曲线组合,即通过输入前部缓和曲线的长度、前部缓和曲线的起点曲率半径(程序将以中间圆曲线的半径作为前部缓和曲线的终点曲率半径)、中间圆曲线的半径、后部缓和曲线的长度、后部缓和曲线的终点曲率半径(程序将以中间圆曲线的半径作为后部缓和曲线的起点曲率半径)等数据,点取“计算”或“计算显示”按钮后,程序都自动判断本交点曲线组合的类型,并完成曲线的设置计算与平面绘图标注。例如:用户输入S1=280米、RO=9999.0(即无穷大,用户输入小于等于零的实数程序会自动判断为无穷大)、Rc=1200米、S2=0.0米、RD=9999.0时,程序将会判断本交点的曲线组合为前端带有长度为280米缓和曲线,中间设有半径为1200米的圆曲线的曲线线形。 此方式下交点的曲线组合为单圆曲线,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切线长度(T1=T2)来反算单圆曲线的半径、长度等数据。当用户所输入的切线长度大于前一交点曲线的缓直(HZ)点到本交点之间的直线长度时,程序将提示输入有误,并自动以前一交点曲线的缓直(HZ)点到本交点之间的直线长度为切线长,计算得到其它曲线数据。 3.11.3对称曲线的切线反算方式(T+Rc+T) 此方式下交点的曲线组合为对称的基本曲线组合方式,即中间设置圆曲线,两端设置相同参数的缓和曲线,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切线长度(T1=T2)、以及圆曲线的半径(Rc)等数据,程序将反算其它数据。当程序通过试算后发现缓和曲线的长度太小(<10.0)或太大(>1000.0)时均会出现警告。

此方式下交点的曲线组合为非对称的曲线组合方式,即中间设置圆曲线,两端设置不同参数的缓和曲线。用户输入第一切线长度(T1)、圆曲线的半径(Rc)以及第二段缓和曲线的长度(S2)等数据,由程序反算得到其它数据。

此方式下交点的曲线组合为非对称的基本曲线组合方式,即中间设置圆曲线,两端设置不同参数的缓和曲线。用户输入前部切线长度(T1)、前部缓和曲线的长度(S1)以及圆曲线的半径(Rc)等数据,由程序反算得到其它数据。

此方式下交点的曲线组合为非对称的基本曲线组合方式,即中间设置圆曲线,两端设置不同参数的缓和曲线。用户输入前部缓和曲线的长度(S1)、圆曲线的半径(Rc)以及后部切线长度(T2)等数据,由程序反算得到其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