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预习学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1 16:27: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学习目标】 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准备知识】1、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CO2能使澄清石灰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预习提示】 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观察白板演示实验(向盛有二氧化碳的饮料瓶中,加入少量水),小组交流后回答: 物理性质:二氧化碳常温下是 色 气味的气体,密度比 , 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叫 ,易升华。 知识点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观察白板演示实验(向盛有高低蜡烛的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说出实验现象, 小组讨论实验过程中体现了二氧化碳的哪些化学性质?

2、参考教材118页实验6-5,仔细观察白板演示实验,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提示:酸能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

(1)喷醋酸的现象为 目的是为了说明 。 (2)只喷水、只放入二氧化碳中的现象是?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3)小组讨论什么条件下紫花会变为红色?

(4)实验中发生的反应为 。

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 燃烧,也不 燃烧,还

不 呼吸。与水化合生成 ,化学方程式为 。阅读课本119-120页,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的用途主要表现在: 、 、化工原料、 。 (2)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 、 、 、 等。 (3)小组之间谈论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

知识点二: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阅读教材121页,回答问题: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CO是 色 气味的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一般

用 法收集。

2、化学性质:观察白板演示实验,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后回答)

(1)可燃性:纯净的CO在空气在中点燃时,能产生 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第1页 共3页

(2)还原性:CO还原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剧毒性:CO极易与血液中的 结合,从而使 。 3、用途:因CO具有可燃性,可以用作 ;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 。 【我的收获】 【我的问题】

九年化学上 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堂展示学案(新授第一课时) 【预习检测】 1、 根据下列情况书写出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单质与单质反应: 单质与氧化物反应: 氧化物与氧化物反应: 2、“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 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A、先变蓝后变紫 B、先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红后变紫 3、用CO从氧化铁中冶炼生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4、CO和CO2相同的是 ( )

A、物理性质相同 B、化学性质相同 C、组成元素相同 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能力提升】

5、《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它的核心内涵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全球的气候变暖。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氢气 6、发现室内煤气泄漏使人中毒时,应首先做的是( )

A.迅速做人工呼吸 B.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 C.拨打急救电话120 D.立即打开换气扇开关

7、现有三组气体;①氮气和二氧化碳.②氧气和二氧化碳.③空气和二氧化碳,都可用同一试剂区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

A.燃着的木条 B.盐酸 C.澄清石灰水 D.带火星的木条

8、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石蕊与酸会变红色)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第2页 共3页

⑴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Ⅰ.纸花变红;Ⅱ ;Ⅲ. 红花不变;Ⅳ ; ⑵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了 。 ⑶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目的是 。

10、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必须先做灯火试验(即先将燃着的蜡烛缓缓放入菜窖中,若蜡烛不熄灭,则是安全的;反之,则不安全,原因是什么? 反思:

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