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0/2 12:37: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设计
湖北襄州一中 毛宜平 人教版地理高二年级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
教学目标
①阅读教材,了解工业联系的形式。以以襄阳市高新区深圳工业园为例为例,分析工业集聚的优势。
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襄阳市高新区深圳工业园的区位因素。 ③通过讨论,说明超亿有限公司对襄阳市高新区的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对工业区位因素已有所了解;在实际生活中,对不同类型的工业区域,如经济开发区等有所耳闻,但是真正要理解其含义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的学生能接触到一些工厂,但并不见得能了解到整个生产过程,更难以知道工厂发展的过程及今后的方向。从这方面看,教材过于简单、抽象,学生对本节内容缺乏感性认识。 重点难点
理解工业集聚的原因和优势; 汽车工业园对高新区的影响。 学法指导
问题驱动、案例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
①截取高新去汽车工业园宣传视频,查询高新区产业集聚状况。 ②查询关于高新区企业规划的政策文件。
③精选关于工业集聚的习题,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
【导入】情境导入
1.观看《汽车车展》视频片段;观看后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东风汽车,那么东风汽车我们家乡有没有生产基地呢?它是怎样形成的? 【讲授】结合学习目标,生成具体学习内容 ①工业联系与工业集聚 ②高新区的区位条件 ③超亿对高新区的影响 【活动】阅读思考
阅读课本第62页,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①说出工业联系的形式。 ②分析工业集聚的优势。 ③说出汽车工业集聚的原因。 【活动】阅读思考
阅读课本第63页,了解工业地域的类型。思考:高新区有丰富的农产品,为什么还要建工业园?以“汽车城”为例,了解工业地域的规模效益及形成的原因。 【活动】观看视频,区位分析
播放《超亿公司的宣传片》视频片段,展示高新区区位图。分析高新区的区位条件,了解家乡的发展。
【活动】角色扮演,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讨论超亿对当地的影响,并派代表发言
总结 在黑板上写出四个名词 工业联系 工业集聚 工业地域 工业分散
【练习】跟踪训练
1.下列各组工厂之间具有投入—产出联系的是( ) A.服装、鞋帽、雨伞、包带 B.家具、纺织、食品、印刷 C.纺纱、织布、印染、服装 D.汽车、水泥、农机、化肥
2.关于工业集聚的优越性的正确选项有: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②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③降低运费和能源消耗;④扩大总体生产能力;⑤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⑥减少污染,改善环境(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
3.工业地域形成的有利条件:①生产分工越来越细;②生产部门越来越复杂;③生产工艺日益专业化和自动化;④各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正确选项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4.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 )
A.钢铁工业区位指向变化:煤炭→铁矿石→港口 B.工业城市形成:钢铁厂→钢铁工业区→钢铁城市 C.工业地域形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D.工业城市形成:面粉厂→糕点厂→糕点城
5.跨国公司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最终目的是( ) A.充分利用各地资源 B.实现经营全球化 C.使产品接近消费地 D.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6.下列工业地域发育程度较低的是( ) A.钢铁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B.汽车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机械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D.食品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