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法基础知识 -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5:09: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优选资料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部分 本章主要内容 一、统计的涵义

(一)什么是统计 统计的概念: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

在实际应用中,统计的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二)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

第二,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第三,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而发展起来的。

二、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一)总体与总体单位

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亦称统计总体。

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

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也会有所不同。 (二)指标与标志

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指标还可以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按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

指标与标志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三)变异与变量

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总体单位之间的差别就称为变异。

标志按其总体单位的表现不同,分为不变标志和变异标志。

变异标志有品质变异标志和数量变异标志之分。

总体的基本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习惯上将数量变异标志称为变量。数量变异标志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数值,称为变量值。

按变量值的连续性可把变量分为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两种。 三、统计的任务与过程

(一)统计的任务

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二)统计的过程

统计的工作过程划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统计的认识过程是: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

第二章 统计调查

第一部分 本章主要内容

优选资料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与作用 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 (二)统计调查的要求

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性和及时陛,它们是衡量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 (三)统计调查的种类

1.按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2.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以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3.按调查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二、统计调查方案

统计调查方案是为开展统计调查而制

定的计划,是调查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统计调查方案一般应确定的内容有: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调查的组织计划。

(一)调查目的

确定调查目的就是明确调查中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查要取得什么样的资料,取得这些资料有什么问题等。

(二)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调查对象即统计总体,是根据调查目的所确定的被调查事物的全体。统计总体这一概念在统计调查阶段称调查对象。 在确定调查对象时,还必须确定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

它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即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调查目的的不同二者可以互相变换。

报告单位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调查单位是调查资料的直接承担者,报告单位是调查资料的提交者,二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三)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调查项目即依附于调查单位(总体单位)的统计标志,其标志表现就是统计调查所得的资料。

调查表是用来表现调查项目的表格,其目的是保证统计资料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四)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调查时间是调查资料所属时间。调查期限一般指调查登记工作开始到结束的时间。 (五)调查的组织计划

三、统计调查的方式

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有定期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它们各有其特点。 (一)定期统计报表

定期统计报表是我国统计调查工作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它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逐级按照统一要求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 (二)普查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三)重点调查

优选资料

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对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四)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 (五)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

(六)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的结合运用 四、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 (一)初级资料搜集的方法

1.直接观察法,是由调查人员到现场对调查对象亲自进行观察和计量以取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2.报告法,或称报表法,是由报告单位根据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按照统计机关颁发的统一的表格和要求,按一定的呈报程序提供资料的方法。

3.面谈访问法,面谈访问法是由访问员与被调查者见面,通过直接访问来填写调查问卷的方法。

4.邮寄访问法,是通过邮寄问卷的方式对被调查者进行访问的方法。

5.电话询问法,是通过电话对被调查者进行访问的方法。

6.互联网访问法,是通过互联网对被调查者进行访问的方法。包括电子邮件问卷和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Computer

Assisted Telephone Interviewing System,CATI)两种方式。

(二)次级资料的搜集方法

次级资料往往是已经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资料,对这类资料的搜集一般称作文案调查。

(三)企业事业单位统计资料的搜集 1.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按照统计、会计和业务三种核算的要求,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所作的最初的、直接的数字或文字记载。 2.统计台账

统计台账是根据编制统计报表、满足经营管理需要而设置,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登记并汇总或积累统计资料的账册。 3.企业内部报表

企业内部报表是指为满足企业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指挥生产、管理企业和填制国家统计报表的需要而设立的企业内部统计报表。

(四)统计资料报送的形式 五、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 (一)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 (二)控制统计调查误差的途径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一部分 本章主要内容

一、统计整理的内容和方法 (一)统计整理的概念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