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1:37: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单元 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

■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安排四个信息窗和一个相关链接。教材以“小手艺展示”为线索,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放风筝的情景,借助问题“做小鸟(或小鱼)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观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织围巾”的活动情景,借助问题,学习“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第三个信息窗呈现的是“泥塑制作”情景。主要学习“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第四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做沙包”情景,学习的是“分数的连乘”。相关链接是引导学生学习有倒数的知识,为分数的除法做准备。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计算方法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本单元教材是在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也是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百分数的基础。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选取现实素材,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循序渐进的安排知识内容。

3.练习素材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本单元教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及应用,借助图形、线段图对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和应用进行了拓展延伸,不仅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分数应用题的含义,还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2、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初步分析、比较和推理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数乘法在现实中的应用,培养应用知识的意识和兴趣。

■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计算方法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计算的算理。 ■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借助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尊重学生的差异,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分数乘法的计算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可指导操作,帮助学生积累经验,逐步理解知识。对于计算技能的形成允许学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逐步达到计算要求。 ■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13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1课时。 课题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分数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的连乘 倒数 我学会了吗 考试 讲评 总计 1 分数乘整数

?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分数乘整数 ? 教学提示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课时 2(练习1课时) 2(练习1课时) 2(练习1课时) 2 1 1 1 1 12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利用类推法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对比、试算等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去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归纳掌握其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交流学习数学的感受,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分数乘法的算理以及意义在应用题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课件放映由冬到春的变化,以及春天的景色,短片的最后几秒是漫天的风筝。

同时教师谈话:同学们,冬去春来东风到,在这个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不论男女老少,大家都喜欢的一项运动是什么?

学生回答。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副漂亮的风筝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课件出示信息窗1中的小鸟风筝图片。

请同学们收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并考虑利用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

做小鸟风筝的尾巴,一个需要多少米布条?

3、教师谈话: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一些知识。教师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