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外国语学校2011级九年级上期物理入学测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1:15: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成都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物理入学测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A卷(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于酒精和水银的 A.沸点不同 B.凝固点不同 C.热胀冷缩程度不同 D.密度不同

2、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

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C.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D.光屏上没有像 3、坐汽车时,经常发现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出现“哈气”,影响司机视线,要想尽快消除这些“哈气”,下列方法合理的是

A.冬天,打开暖气; B.冬天,打开冷气; C.夏天,打开暖气; D.夏天,打开冷气 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B.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 “海市蜃楼”奇观; D.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

5、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是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6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A.1cm、3.90cm; B.1cm、1.50cm; C.1mm、3.90cm; D.1mm、1.40cm

7“??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空气可以传声;B.锣鼓声响度很小;C.观察者离专声源很远;D.锣鼓声传播速度热很小

8、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8g/cm3;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5g/cm3;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8g/cm3;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5g/cm3;

9、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水面的升降可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调节。在其右侧某一高度朝确定方向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中央产生一个光斑,如图所示。该光斑

A.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上升;B.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上升;C.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下降;D.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

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10、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11、下列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公路两旁的透明板墙; C.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 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12、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减慢蒸发的措施的是

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13、下列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A.小孩对着山壁喊话 B.蝙蝠探测飞行中的障碍; C.工人用电钻钻墙; D.路旁安装隔音壁 14、小张同学将一只薄凸透镜放在花盆前,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花是正立的,则 A.此时通过透镜看到的是花的缩小的虚像;B.此时通过透镜看到的是花的放大的实像;C.如果让透镜移近花盆一些,透镜所成的花的像将变大一些;D.如果让透镜逐渐远离花盆,透镜所成的有可能是花的倒立实像

15、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面运用人脸识别系统,人们进入场馆距门口05—1.2m处时,安装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5m;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性为0.1m;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5m;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16、下列自然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A.屋檐上挂着的冰凌;B.铁丝网上裹着的白霜;C.禾叶上滚动的露珠;D.大树上覆盖的积雪; 17、小明坐在行驶的船中,看到河岸的青山往后运动,他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A.河岸上的树;B.小明;C.河岸;D.迎面驶来的船 18、通常情况下,对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冰、玻璃、松香是晶体;B.盐、玻璃、铁是金属;C.玻璃、松香、橡胶是非晶体;D.冰、铁、玻璃是晶体; 19、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是物质的疏密程度;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物质的体积有关;C.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它的大小与物质的体积、质量无关;D.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时,只要质量不变,它的密度也不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C.水银的密度是13.6×103kg/m3;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21、有质量相等的四种液体,密度关系为ρ1>ρ2>ρ3>ρ4,若有一个容器刚好能装满第三种液体,那么该容器装不下

A.第一种液体; B.第二种液体; C.第三种液体; D.第四种液体 22、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23、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水,六斗泥”。经测定黄河水每立方米的平均含量约为35kg,合每立方厘米含沙量约为

A.35g; B.3.5g; C.0.35g; D.0.035g

24、一钢瓶中储有质量为m、密度为ρ的氧气,当用去质量为m/3的氧气后,钢瓶内所剩氧气的密度为 A.ρ; B.ρ/3; C.2ρ/3; D.3ρ

33

25、体积为1m的水和体积为2m酒精(ρ酒精=0.8×103kg/m3);混合后体积为原来体积的9/10,则混合液体的密度约为

A.1.04×103kg/m3; B.0.96×103kg/m3; C.0.9×103kg/m3; D.0.87×103kg/m3;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4分)

26、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5所示的图线,从图中求出(1)量杯的质量是 g;(2)该液体的密度是 kg/m3;

27、如图6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从图中可知水的沸点是 0C,由此可判断当地气压 (选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8、某同学使用天平称物体体的质量,在读数时,他读了游码右侧边缘所对的刻度,则测量的结果比物体的实际质量 ;某同学使用天平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边,如果不进行调节,测量的结果将比物体的实际质量 (选填“偏大”或“偏小”)

29、我们知道,当一列火车迎面开来时,我们听到的汽笛声音调升高,当它离我们远去时音调就明显降低,这叫多普勒效应,光同样有多普勒效应,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发现星系的光普向长波方向偏移(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光波的频率在变小,星系在 (远离或靠近)我们。

30、一天,小明看到煤气公司价格牌上,冬季55元/瓶,夏季51元/瓶。他寻思着,为什么夏季价格低?他查找了液化石油气资料:煤气冬季密度0.88×103kg/m3;夏季0.8×103kg/m3;煤气瓶容积0.015m3。通过计算发现夏季价格比冬季价格 (填“高”或“低”),若两季价格一样,夏季应标价为 元/瓶。如果按质量计价,煤气价格应是 元/千克

3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经我国有关专家测量改为8848.13m,通过公布的这一数据,可以判断测量的精度(最小刻度)达到 。

32、小刚用已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池中水排掉后,小刚仍想在原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则他应调整照相机,使镜头 (填“前伸”“后缩”“不动”)。

三、探究与实验:(每空2分,共14分)

33、体育课上老师安排男女同学分组打篮球,小华发现男女同学组的篮球落地后都会反弹,但反弹的高度却不同。篮球由静止开始下落,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与大家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1: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球的型号有关。 猜想2: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1: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地面材料有关。 于是,小华用两只充足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制地板上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球的型号 #7 #7 #7 #6 下落高度(cm) 120 120 120 120 地面材料 木质 水泥 水泥 木质 反弹高度(cm) 80 90 110 80 (1)要验证猜想2,需要选用实验序号为 、 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

(2)通过他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猜想 是正确的;猜想 是错误的(填序号)

34、先让白光通过绿色玻璃,照在绿色的菠菜上,菠菜呈 颜色;照在小白兔身上,白兔皮毛呈 颜色,白兔的眼睛呈 颜色。

四、计算(每题6分,共计12分)

35、有一块冰化成水后,其体积减小了2cm3,若将它化成的水倒入一杯盛有密度为1.2×103kg/m3,质量为9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