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6 4:12: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考

作者:王梅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4年第07期

【摘 要】 文章阐述了乡镇政府的职能范围,分析了乡镇政府和乡镇政府公务员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措施:大力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提高乡镇公务员的工作水平是职能转变的新要求;建立合理的干部流通体制;可考虑对乡镇机构进行重新设置。

【关键词】 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措施

随着十八大召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乡镇政府职能转变迫在眉睫。我国要实现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是重中之重。如何让农民富起来,如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涉及到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农民素质的提高,也涉及到了农村的管理、民主政治的推进问题。这些问题的落实都有待于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只有实现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才能使服务型政府在乡镇得到落实。只有农村实现了小康,整个中国才会建成小康社会。 在我国取消农业税,我国农村步入零税费时期。国家停止了乡镇政府的收费职能,在这种情况下乡镇政府的职能归位才成为了可能,服务职能应该是乡镇政府的本质职能。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政府职能跨越转变的大环境下,乡镇干部不再像以前一样主要工作是催款要粮,乡镇政府从催收上交提留的职能取消后,那么乡镇政府究竟应该有哪些职能,应该做什么和如何良性运转?乡镇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更好地为农民服务使农民增收,并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一、乡镇政府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政策不断调整之下,乡镇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和多年积累下来的矛盾逐渐显露并浮出水面。分两种情况,一是从政府自身角度;二是从政府工作人员的角度。 1、政府财政供养的人员过多,使政府机构人浮于事

据笔者调查,一些贫困县财政入不敷出,但是乡镇政府在编的人员则多在近百人,少在则在五六十人,让乡镇财政不堪重负。 2、没有完善的干部流通体制

在这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乡镇政府干部结构不合理、性别比例失调、还有分布不均衡。表现在干部流转制度不健全,大多数干部不能根据需要流动,不能做到合理、有机、有序地流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财权、事权和职权的不平衡

随着农民零负担政策的推行,乡镇机关运转困难的矛盾显现。首先是财权、事权和职权的不平衡。乡镇政府在税费改革前就存在着财政收支缺口,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原先纳入乡镇财政预算的税费就被取消了,乡镇的财力立刻变得捉襟见肘。其次是事权,乡镇政府管的事多但没钱,即乡镇政府得到的不对等。权责不一致导致权利不断上收和责任不断下放,乡镇政府财权、事权与职权的失衡,直接导致乡镇各项工作协调和开展困难重重,乡镇党委、政府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和应具备的行政职能不相匹配。

4、乡镇生产性公共产品供应能力弱化的矛盾凸现

在“两工”(劳动积累和义务工)取消的情况下,乡镇生产性公共产品供应能力弱化的矛盾凸现;农村公共产品中生产性公共产品包括水利灌溉、道路运输、电力供应、农机推广,病虫害防治等。

二、乡镇政府公务员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 1、乡镇政府干部能力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凸现

乡镇干部能力跟不上国家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随着农业零税费时代的到来,乡镇政府职能归位,一些干部自身能力不足显现。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法规吃不透、弄不清、拿不准,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科学。 2、乡镇干部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乡镇政府有一批掌握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的乡镇干部。这就要求乡镇干部要具有一技之长,成为专业技术人才。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现在乡镇干部普遍存在行政管理的干部多而懂技术的干部少,每个乡镇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干部平均不足10% 。 3、乡镇干部思想素质不过硬

乡镇干部思想素质不过硬导致其工作作风相当不扎实。现实情况是乡镇工作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一些部分干部不能做到安心扎根乡镇、积极做好乡镇工作,达到既来之则安之的心理素质。大部分的干部都想脱离乡镇进城工作,因而想尽办法,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三、乡镇政府的职能范围

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要实现服务型政府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治理。治理这些问题的基础是明确乡镇政府的具体职能,乡镇政府具体职能如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管理的职能:政府的首要职能是对乡村社会进行管理。首先是贯彻执行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保障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其次是加强农村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妥善处理农村基层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积极调节和处理好农村社会的各种利益矛盾和纠纷;最后是根据新农村的需要,组织制定和推动落实农民认可的乡规民约,构建和谐的新农村等。乡镇政府应积极履行其社会管理职能,乡镇政府应逐步由“人治型”向“法治型”、由“压力型”向“人性化”转变,应逐步体现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的思想。

发展经济的职能:首先是组织制定本乡镇各项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农村地域产业特色;其次是组织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包括农村政策环境、各项硬件环境、农村社会环境,努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再次通过推动和引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指导农村各项生产,提高农村生产组织化程度;最后是加强信息服务以便密切本地农产品的市场衔接,积极促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公共服务的职能:农村生产保障,包括电力供应、道路运输、农技推广、水利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性公共的产品;农村教育保障,包括协助教育部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农村医疗保障,包括农村医疗设施和医疗手段的不断完善与提高,农村基层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农村养老保障,包括福利院和敬老院的建设,积极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生活保障,包括建设农村社会各种生活基础设施,建立农村特困户的救助制度、救助体系;农村生育保障,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供各种优质服务不断提高人口质量。组织好农村各项公共产品的供应,要求乡镇政府逐步淡化“统治型”、“官本位”的色彩,实现向公共服务型政府、“民本位”转变。

乡镇建设的职能:抓好农村党组织建设;村委会班子建设要抓好;农村思想建设要抓好;民主集中制的政治建设要抓好。最重要的是乡镇政府还要在打造“信用政府”、“效率政府”、“廉洁政府”上多下功夫。

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措施 1、大力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进行精兵简政,理顺人员编制和机构设置,通过缩小政府管辖范围、减小政府事权,来实现政府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数量的最小化。

2、提高乡镇公务员的工作水平是职能转变的新要求

乡镇政府职能应该由行政压力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乡镇政府干部都应自觉提高服务水平,弄懂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法规,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建立合理的干部流通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