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托业发展分析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14:17: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信托业进展报告(2012)

一、信托资产规模年增万亿,动能何来?

2008年底1.22万亿;2009年底2.01万亿;2010年底3.04万亿;2011年底4.81万亿;2012年6月末5.54万亿。 2008年以来,中国信托业的信托资产规模几乎每年以约一万亿元的增长不断刷新纪录。

信托业治理的资产规模差不多远远超过公募基金行业(2011年底证券投资基金资产净值2.19万亿元),直追保险业资产规模(2011年底保险资产总额6.01万亿元)。 中国信托公司的持续高速进展要紧得益于:

1.中国经济在过去20年保持高增长,使得国民财宝迅速积存,居民对投资理财的需求迅速增加。众多理财产品中,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2.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下,信托公司相比其它各类金融机构,投资范围最为广泛,投资方式最为灵活。近年来,各类金融机构大规模与信托公司合作开展资产治理和财宝治理业务。比如,银行的理财业务部门与信托公司合作,开展银信理财合作业务;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与信托公司合作,合作开发并代销集合信托产品。

3.持续的银行信贷规模管控环境下,信托公司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2008年四季度国家“四万亿”经济刺激打算出台后,银行开始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但2009年四季度以来,国家开始

1 / 47

逐步操纵信贷规模增长。在偏紧的信贷融资环境下,企业能够承受较高的融资成本,加之信托资金使用的灵活性,实业企业对信托融资的同意程度和实际需求都大大增加。

4.大量高素养人才加盟信托业。近年来,许多信托公司建立了市场化运作、市场化激励机制,吸引了大量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人才“回流”信托业。信托公司形成了“自下而上”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 ……

此外,中国银监会对信托业的科学定位和监管,也是信托业快速进展的重要缘故。2007年,银监会对《信托公司治理方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打算治理方法》进行了系统修订,进一步明确了信托公司“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定位。同年,银监会非银部牵头组织拟定了信托公司以后进展规划:力争在3-5年时刻内使信托公司盈利模式发生较大转变,成为真正体现信托原理、充分发挥信托功能、面向合格投资者,要紧提供资产治理、投资银行业务等金融服务的专业理财机构。 二、应该如何看待银信合作业务?

广义的银信合作,泛指银行和信托公司的各类合作,比如银行代理推介信托打算,托管信托打算资金等。通常所讲的银信合作,实际是指银信理财合作,是指商业银行将客户理财资金托付给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担任受托人并按照信托文件的约定进行治理、运用和处分的行为。

2 / 47

2010年7月,银信合作规模过2万亿,对国家的信贷规模管控造成一定干扰,银监会一度暂停银信合作业务,随后出台一系列监管政策,限制“通道类”融资类银信合作业务。 在信托公司自主治理能力不强的状况下,商业银行确实存在利用银信合作规避贷款规模管控的嫌疑,一定程度上隐藏了银行的信贷风险。然而,细究投向融资类资产的银信合作业务一度盛行的专门缘故和背景,不难发觉,银信合作存在有其客观必定性。。 1.银行、信托优势互补,催生了银信合作。

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的理财业务萌芽于2004年左右,2005年,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治理暂行方法》,银行理财业务在中国从无到有,快速进展,截至2011年底,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到4.57万亿元。然而,银行理财打算一直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加之分业经营,使客户无法得到银行真正意义的资产治理服务。

与信托公司合作,是银行进展理财业务的现实选择。银信合作实际是“双层信托模式”。银行首先以理财产品为载体,与投资者建立托付代理关系,在获得投资者托付的基础上,以托付人的角色与信托公司签订资金信托合同,在信托合同中以单一托付人的身份设立信托打算,并最终将投资者的资金投资于各类资产。 由于信托公司能够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实业领域投资,且投资方式灵活多样,银行理财资金通过信托,全面打开了投资范围。同时,对银行而言,也实现了理财资金的独立治理,与银

3 /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