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物化学课件 糖代谢。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2 1:00: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糖代谢

巴斯德效应:指有氧氧化抑制糖酵解的现象。

磷酸戊糖旁路:每3分子6-磷酸葡萄糖同时参与反应,在一系列反应中,通过3C、4C、6C、7C等演变阶段,最终生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可进入酵解途径。因此,磷酸戊糖途径也称磷酸戊糖旁路(pentose phosphate shunt)。

糖异生:是指从非糖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底物循环:在前面的三个反应过程中,作用物的互变分别由不同酶催化其单向反应,这种互变循环称之为底物循环(substratecycle)。

乳酸循环:乳酸循环是一个耗能的过程,2分子乳酸异生为1分子葡萄糖需6分子ATP。

1.何谓糖酵解?在细胞中定位?分几个阶段?

糖酵解(glycolysis)在缺氧情况下,葡萄糖生成乳酸(lactate)的过程称之为糖酵解。

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 糖酵解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称之为糖酵解途径 第二阶段:由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2.糖酵解通路中,那些反应消耗ATP、那些反应产生ATP?关键酶是那些? 葡萄糖的酵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称之为糖酵解途径

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转变为1,6-双磷酸果糖,消耗ATP

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 并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 第二阶段:由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关键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

3.如果从6-磷酸果糖开始酵解,每分子6-磷酸果糖能净产生几个ATP?如果从糖原开始每分子葡萄糖能净产生几个ATP?为什么?

4.何谓糖的有氧氧化?在细胞中定位?分几个阶段?

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 oxidation)指在机体氧供充足时,葡萄糖彻底氧化成H2O和CO2,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是机体主要供能方式。 部位:胞液及线粒体 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酵解途径;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

5.何谓三羧酸循环?能产生多少分子NADH、FADH2、GTP、CO2?每分子葡萄糖经有氧氧化能净生产多少分子ATP?

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AC)也称为柠檬酸循环,这是因为循环反应中的第一个中间产物是一个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所有的反应均在线粒体中

进行。

关键酶: 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能产生3分子NADH、1分子FADH2、1分子GTP、2分子CO2

每分子葡萄糖经有氧氧化能净生产36或38分子ATP

6.三羧酸循环的要点、生理意义是什么?

要点:经过一次三羧酸循环,消耗一分子乙酰CoA,经四次脱氢,二次脱羧,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1分子FADH2,3分子NADH+H+,2分子CO2, 1分子GTP。

生理意义:是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的共同途径;

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联系的枢纽; 为其它物质代谢提供小分子前体; 为呼吸链提供H+ +e。

7.磷酸戊糖途径中,那些反应产生NADPH?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是什么?

磷酸戊糖途径是指由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及NADPH+H+,前者再进一步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的反应过程。 细胞定位:胞液。 反应过程可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氧化反应,生成磷酸戊糖,NADPH+H+及CO2 第二阶段则是非氧化反应,包括一系列基团转移。

生理意义:①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核糖:磷酸核糖用于DNA、RNA的合成;

②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体内多种合成代谢的供

氢体;参与体内羟化反应;维持谷胱甘肽(GSH)的还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