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面试六大题型答题思路整理五综合分析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7:44: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5、综合分析类

(一)样题

综合分析类题型包含两大类题型:

第一类社会现象类,具体指社会现象中的教育热点问题;

第二类是名言警句类,具体来说,就是指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名言警句。 样题如下:

1. 社会现象:你如何看待“择校热”现象?

2. 名言警句:你同意“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句话吗?

(二)答题思路

综合分析类题型不论是针对社会现象的还是针对名言警句的,答题思路都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步骤:

首先,盖帽子,即表明态度。

综合分析类题目往往提问考生对某一个社会现象是如何看待的,或针对某一句话认为是对还是错,所以考生需要先盖一个帽子表明态度。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教师,考生的观点不能过于偏颇和激烈,对待事物的态度要辩证,所表达的点应当是“存在即是既有合理的一方面,又有它的局限性”。

其次,阐明观点。针对社会现象类的题目阐明观点既可以采用辩证的方式,说明好的和坏的方面、好处和弊端、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也可以采用现象一原因一对策这一思路来答题,在分析原因的时候既可以按照不同角度来谈,如从各个主包括家长、学生和学校不同的角度来说,也可以按照宏观、微观不同层次来谈。针对名言警句类的题目阐明观点可以采用辩证的方式,从合理和不合理这两个方面来谈,也可以将名言警句对应教育教学理论来阐释它的教育哲理性。 最后,做总结。

在阐明观点后,为保证答题的完满,考生可以在最后做一个简短的总结。总结既可以照应开头的帽子,也可以联系自身,谈谈自己如果有幸走上讲台会如何来鞭策自己、鼓励自己、约束自己。

(三)试题详解

1、你如何看待“择校热”现象?

答: 目前,许多大中城市出现“择校热”的现象,家长为了给孩子选择教学质量好的学校不惜找关系、送礼等,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社会大环境来讲,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根本原因。目前我国教育资源集中在小部分的城市和重点学校里,每个学生和家长都想拥有这些资源,从而产生了“择校热\现象;

其次,从学校角度来讲,学校的一些摇号行为营造了紧张的竞争气氛,使家长如坐针毡,加剧了“择校热”现象;

再次,从家长角度来讲,家长过于看重学校、师资对学生的影响,迷信地认为只有好学校才能培养出好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 缓解或避免这种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政府从宏观上加大对教育资源的调控,均衡地配置同一城市各区域教育资源;

第二,学校避免出台一些会误导家长的政策;

第三,家长要从孩子身上入手,努力提高孩子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各方面的素养。

2、“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一句古话,它折射出的是一种教育的哲理,朴素地揭示了教师应当具备两方面的素养: 一是知识素养,二是道德素养。 “学高为师”说的是教师必须业务精,知识面广,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 “身正为范”指的是教师担负着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的特殊的历史使命,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 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学高”“身正”,必须不断勤奋钻研,刻苦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如果我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成为一名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不断地学习知识,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作风到生活作风,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体现教师应有的文明风度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做一个“学高”“身正”的人民教师。

3.“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观点你赞同吗?

答:“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句话体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意识,这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其积极性,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我不完全认同这一观点。因为学生处在生长发展阶段自主意识在逐步形成,但还不具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如果教师放手不管,只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教师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给与学生一定的制度和规范,信任他们并相信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是能够进行自我管理的。

4.一名班主任以严格管理著称,教学成绩优秀。他班上的一名女生因早恋,成绩大幅度下降,班主任十分生气,在全班点名批评了这名女生。结果这位女生从教学楼跳楼自杀了,你怎么看?

答:对于这个事件我认为应当全面地看待,它反映出现阶段中学教育面临的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教师教学方法的不恰当和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过度脆弱。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意识到早恋的危害,学习上能够积极上进。但是在方法的选择上过于极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不够尊重学生。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虽然在全班同学面前被点名批评,但也不至于轻生,该生心理承受能力过于脆弱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现阶段的学生多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平日在家里被娇惯溺爱,承受不了挫折和打击。

最后,从教育的大环境来说,对于青少年的早恋现象,教师应当正确地看待,要发挥教育环境好的一面,避免过度打压及嘲讽带来的负面影响。 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调整:

对于教师,要有一个开放的思想和心态,平和地面对学生早恋问题,不能一味地打击,要善于引导,分析利弊。引导学生走出误区。

对于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增强孩子承受挫折口失败的能力。 对于社会,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青少年早恋问题,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引导,帮助青少年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爱情观。

5、当前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关注,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答: 青少年犯罪率上升是不利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的。出现这一现象,我认为是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一是青少年本身,可能是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造成他们犯罪,也有可能是结交不良社会人员,造成犯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与人交往要学会分辨。

二是家庭方面,家长由于工作太忙,忽视了对孩子的成长的关注。所以,家长应该多与孩子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的情况。

三是学校方面,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法律法规的教育欠缺。学校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是社会方面,社会应加强舆论引|导,多树立优秀青少年的榜样,让学生在积极正面的环境下学习。电视等媒体中多播放有益于学生成长的电视宣传节目,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关注祖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