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高考模拟卷(二)含答案及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7:05: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历史高考模拟卷(二)

24.学者许倬云认为,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有歌颂“三代”的观念,其怀古之情,美化了西周开国时文、武、周公呈现的普世意识及道德观念,遂将三代认作一贯的统绪,代表美好的过去。对此合理的理解是孔子(D)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中 C.是为了说明西周代商的合法性 D.影射了春秋时时势不宁的现实

【解析】材料的重点在于“歌颂”“怀古之情”“美化西周开国时”“普世意识和道德观念”“代表美好的过去”等,表明孔子对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时势不宁的不满,以及对“三代”的向往。D对,B、C不是材料重点,A错在文化交流。

25.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在《史记·历书》中说“敬授民时”。这说明古代帝王们(C)

A.认为天象直接关系皇家的命运 B.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解释 C.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 D.重视农业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 【解析】材料的第一层意思强调历法准确与否,被看作是一姓王朝是否顺应天意的标志,注重其合法性的解释,材料的第二层意思是重视天文历法,强调对农业生产的“农时”的控制,两者都反映了古代帝王们重视历法以维护统治利益,C对。

26.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以后历代皇帝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宋代(A)

A.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 B.结束了“重文轻武”的五代风尚 C.形成了“以儒立国”的正统思想 D.出现了“积弱积贫”的社会状况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重视文人士大夫的意见,宋朝确立了“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家法,也就是确立了“以文治国”的治国方略,A对。材料没有反映五代的信息,“重文轻武”局面正是在宋代才形成,B错。C、D材料没有反映。

27.清初,颜元等人认为“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私而已矣”,主张“复封建”,将地方官员改为世官,并给予充分的政治权力,以期“外有强兵,中朝自然顾忌;山有虎豹,藜藿不采”。材料反映出当时(D)

A.主张分封制的观念复苏 B.土地私有影响地方政治 C.社会动荡国家陷入分裂 D.出现反专制的进步思想 【解析】材料的主旨是“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私而已矣”,而不是真正地主张“复封建”,颜元等人明确提出应将地方官员改为世官,并给予充分的政治权力。这样做的目的,正是要培植一种类似西方的封建贵族那样的地方领主势力,以平衡中央的专制君权。D对A错。B、C与材料不符。

28.晚清以前,郑成功至多是以“遗民忠义”的“忠烈”形象受人景仰,也有人视之为“草寇”。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其“排满驱荷开拓台湾”而备受国人推崇。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B)

A.国人信仰推高了郑成功地位 B.国人对民族历史的重构以适应时代 C.近代以来传统儒家思想式微 D.国人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普遍认同

【解析】注意材料中时间和评价的变化:由晚清以前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郑成功的评价由“遗民忠义”或“草寇”褒贬不一到“备受国人推崇”而高度统一。之所以“备受国人推崇”是因为郑成功“排满”“驱荷”“开拓台湾”,与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密切相关,反映了对民族历史的重构,B对。材料反映不出A、C,D不符合史实。

29.1911年96家西方企业和40家中西联合企业的资本投资增至1.03亿银元,同时549

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历史高考模拟卷(一)含答案及解析 第(1)页

家中国企业开始使用非人力驱动的机器设备,投资约为1.2亿银元。到1933年,中国现代工厂数量达3176家,雇佣产业工人超过50万。材料反映出当时(A)

A.经济近代性的因素增加 B.中国工业发展严重依赖列强资本 C.中国沦为列强经济附庸 D.北洋政府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经济近代性的因素增加主要体现在96家西方企业和40家中西联合企业的“资本投资”的增加、549家中国企业“开始”使用“非人力驱动的机器设备”、“现代工厂”数量达3176家、“雇佣产业工人”超过50万等方面,A对。材料不能反映B、C;北洋政府统治时间是1912年至1928年,D不对。

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历史高考模拟卷(一)含答案及解析 第(2)页

30.右图是1937年6月13日《申报》刊登的《克隆斯达海军》电影广告,据此推断正确的是(C)

A.红色文化是当时上海的主流文化 B.国共两党在上海积极谋求合作抗日 C.标注“租界禁映”是一种促销手段 D.租界当局全面禁止放映苏联影片

【解析】从广告不能得出红色文化是否是上海的主流文化,故A错误。材料不能反映两党积极谋求合作抗日,故B错误。材料只能体现租界当局禁止《克隆斯达海军》这部苏联影片的放映,无法体现全部禁止,故D错误。广告突出位置印有“租界禁映”四字,目的是通过“禁片”进一步激起观众的观影欲望,故选C。

31.1957年9月14日《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业合作社生产管理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在农村实行“包工、包产、包费用和超产奖励”的“三包一奖”制,要求生产队在生产管理中建立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生产责任制机制,以期建立严格的田间管理制度。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D)

A.对农业中的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B.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铺垫 C.纠正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左”倾错误 D.充分调动合作社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B、C两项不符合史实;A项不是主要目的;通过“三包一奖”制度,建立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生产责任机制,目的是充分调动合作社社员的生产积极性,故选D。

32.公元前413年,雅典远征西西里失败,很多雅典人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而忘记自己那一票的神圣责任和义务,其出尔反尔的手法几近无赖。材料主要反映了雅典(A)

A.直接民主存在决策风险 B.公民道德素质严重缺失 C.演说术有助于民主决策 D.民主实质只是流于形式

【解析】B项本身不够准确,且不是材料的主旨。C项与材料无关。D项不符合史实。材料表明一些出尔反尔的人作出的决策导致了远征的失败,故选A。

33.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强调,“在国家之中,并没有任何根本法是不能予以废除的,即使是社会公约也不例外;因为如果全体公民集合起来一致同意破坏这个公约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怀疑这个公约之被破坏乃是非常合法的”。对该观点判断错误的是(B)

A.实际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 B.即将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 C.阐述了“不断革命”的合理性 D.有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解析】“全体公民集合起来一致同意”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故A观点正确。材料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思想,只要公民一致认为当前的法律或公约不合理即可加以破坏,阐述了“不断革命”的合理性,同时也有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故C、D观点均正确。只有当公民觉得当前法律或契约不合理时才会加以破坏,所以不一定会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故B观点错误。

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历史高考模拟卷(一)含答案及解析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