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板栗贮藏与深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5:58: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富硒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

富硒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

第一部分 可行性研究总述

板栗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干果,也是重要的木本粮食。果实营养丰富,据化验分析,含糖17.5—20%,蛋白质5.7—10.7%,脂肪2—7.4%。无论生食、煮食或烹调皆倍受欢迎,还可加工制作罐头、栗子羹、栗子蜜饯、巧克力、代乳粉以及各种各样的糕点。板栗有健脾胃、益气、补肾、壮腰、强筋、止血和消肿强心的功用,适合于治疗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和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以及外伤后引起的骨折、瘀血肿痛和筋骨疼痛等症。板栗中所含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板栗含有极高的糖、脂肪、蛋白质,还含有钙、磷、铁、钾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C、B1、B2等,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安康市陕西板栗的主产区,同时也是国内两个富硒区之一,所产板栗品质优良,绿色富硒,颗粒肥大,栗仁丰满,色泽鲜艳,涩皮易剥,肉质细腻,含糖量高。生食脆甜,熟食糯香,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由于板栗自身不易贮藏,且后续加工不能满足需要,本地板栗主要以鲜销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且易腐烂变质,严重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项目以本地优质富硒板栗为原料,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工富硒板栗馅、糖炒脱壳板栗、板栗粉等深加工产品,项目建成后,拟年产板栗馅20吨、糖炒脱壳板栗8吨、板栗粉10吨。项目投产后,在增加产

富硒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

品附加值的同时,延长了产业链、减少发生砍树伐苗的悲剧,保护了生态。

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第二部分 项目的背景以及发展概况

项目的背景

我国板栗分布范围广,东北至吉林省的集安县、辽宁省的辽东半岛,在河北省北部以长城燕山山脉为界;西至山西和陕西的黄龙林区、秦岭、巴山直到甘肃的小陇山;长江流域各省均有分布,跨暖温带和亚热带,尤以河北、山东、湖北、陕西品种多、产量高。

陕西省板栗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栽培品种以长安明拣、镇安大板栗为主。80年代以来,安康市林技中心先后从河北、山东、湖北等地引进金丰、上丰、后20、桂花香等板栗品种38个。1999年安康市林技中心从本地板栗群体品种中成功选育出了安栗一号、安栗二号两个优良品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功选育出柞板11号、柞板14号两个优良品种,并在全省板栗产区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根据2010年最新统计数字,全省现有板栗栽植面积435万亩,年产板栗达4.5万吨,年产值2.8亿元。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省将新建和改造板栗经济林265万亩,总面积将达到700万亩。

近年来,安康大力发展山林经济,全市2008、2009年两年度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完成新建核桃、板栗、茶叶、油茶面积7.15万亩,其中汉滨区全区以蚕桑、 板栗、花椒、小杂果等

富硒板栗深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

为主的经济林有3.47万公顷。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资源优势明显。 2013年《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山林经济的意见》中提出:为充分开发利用我市丰富的山林资源,念好“山”字经,做足“林”文章,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和工业生产组织方式,推动山林经济由种养型向加工和市场销售型转变,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构建农产品加工体系。走“以林兴工、以工促林、林工一体”的产业化路子,扶持龙头企业引进和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工艺,着力解决产品深加工、细分拣、精包装问题,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切实抓好山珍肉蔬、干鲜果品分拣包装和精深加工;带动全民创业。 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 项目的必要性

安康本地板栗加工企业少、技术较为落后,使得安康板栗目前鲜销为主、少量加工的状况,板栗的销路将极为棘手,也许又会发生砍树伐苗的悲剧。

板栗不耐贮藏,每年因霉烂、虫害、失水和发芽而造成的采后损失达总产量的35%一50%目前尚没有理想的板栗贮藏保鲜方法。但即使解决了板栗的大规模保鲜贮藏问题,也需要有大规模的加工才会最终解决板栗的出路,避免出现栗贱伤农的现象。然而,板栗的加工制品还相当少,除了糖水板栗罐头和炒板栗二种传统的加工制品之外,目前还难于见到其它产品上市。因此,在解决保鲜问题的同时,开发适销对路的板栗加工品已成为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