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9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第9章直线与圆的方程(理科)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 22:58: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九章 直线与圆的方程

第1节 直线的方程与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2017浙江11)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创立的“割圆术”可以估算圆周率?,理论上能把

?的值计算到任意精度.祖冲之继承并发展了“割圆术”,将?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其结果领先世界一千多年,“割圆术”的第一步是计算单位圆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S6,

S6? .

1.解析 正六边形的面积为6个正三角形的面积和,所以S6=6创题型102 倾斜角与斜率的计算——暂无

133. 1创1sin60o=221.(2013江西理9)过点(2,0)引直线l与曲线y?1?x2相交于A,B两点,O为坐标

原点,当△AOB的面积取最大值时,直线l的斜率等于( ). A.

333 B.? C.? D.?3 33322?3?射出,2.(2015山东理9)一条光线从点??2,经y轴反射后与圆?x?3???y?2??1

相切,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

A.?或?

5335

B.?32或? 23

C.?54或? 45

D.?43或? 342.解析 由光的反射原理知,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过点?2,?3?.

设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k,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3?k?x?2?, 即kx?y?2k?3?0.由题意,圆心??3,2?到此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1,

即?3k?2?2k?3k2?143?1,所以12k2?25k?12?0,解得k??或k??.故选D.

34题型103 直线的方程——暂无

1.(2013山东理9)过点?3,1?作圆?x?1??y2?1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则

2直线AB的方程为( ).

A. 2x?y?3?0 B. 2x?y?3?0 C. 4x?y?3?0 D. 4x?y?3?0

2.(2013江苏1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0,3),直线l:y?2x?4.设圆C的半径为1,圆心在l上.

(1)若圆心C也在直线y?x?1上,过点A作圆C的切线,求切线的方程; (2)若圆C上存在点M,使MA?2MO,求圆心C的横坐标a的取值范围.

OyAlx223.. (2015广东理5)平行于直线2x?y?1?0且与圆x?y?5相切的直线的方程是( )

A.2x?y?5?0或2x?y?5?0 B.2x?y?5?0或2x?y?5?0 C.2x?y?5?0或2x?y?5?0 D.2x?y?5?0或2x?y?5?0 3.解析 设所求切线方程为2x?y?c?0,依题意有0?0?c2?122?5,解得c??5,

所以所求切线的方程为2x?y?5?0或2x?y?5?0.故选A.

题型104 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暂无

221.. (2015广东理5)平行于直线2x?y?1?0且与圆x?y?5相切的直线的方程是( )

A.2x?y?5?0或2x?y?5?0 B.2x?y?5?0或2x?y?5?0 C.2x?y?5?0或2x?y?5?0 D.2x?y?5?0或2x?y?5?0 1.解析 设所求切线方程为2x?y?c?0,依题意有0?0?c2?122?5,解得c??5,

所以所求切线的方程为2x?y?5?0或2x?y?5?0.故选A.

2.(2019江苏18)如图,一个湖的边界是圆心为O的圆,湖的一侧有一条直线型公路l,湖上有桥AB(AB是圆O的直径).规划在公路l上选两个点P、Q,并修建两段直线型道路PB、QA.规划要求:线段PB、QA上的所有点到点O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的半径.已知点A、B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为AC和BD(C、D为垂足),测得AB=10,AC=6,BD=12(单位:百米).

(1)若道路PB与桥AB垂直,求道路PB的长;

(2)在规划要求下,P和Q中能否有一个点选在D处?并说明理由;

(3)在规划要求下,若道路PB和QA的长度均为d(单位:百米).求当d最小时,P、Q两点间的距离.

2.解析 解法一:

(1)过A作AE?BD,垂足为E.

由已知条件得,四边形ACDE为矩形,DE?BE?AC?6, AE?CD?8.' 因为PB⊥AB,

所以cos?PBD?sin?ABE?所以PB?84?. 105BD12??15.

cos?PBD45因此道路PB的长为15(百米).

(2)①若P在D处,由(1)可得E在圆上,则线段BE上的点(除B,E)到点O的距离均小于圆O的半径,所以P选在D处不满足规划要求. ②若Q在D处,联结AD,由(1)知AD?AE2?ED2?10,

AD2?AB2?BD27??0,所以∠BAD为锐角. 从而cos?BAD?2AD?AB25所以线段AD上存在点到点O的距离小于圆O的半径. 因此,Q选在D处也不满足规划要求. 综上,P和Q均不能选在D处.

(3)先讨论点P的位置.

当∠OBP<90°时,线段PB上存在点到点O的距离小于圆O的半径,点P不符合规划要求; 当∠OBP≥90°时,对线段PB上任意一点F,OF≥OB,即线段PB上所有点到点O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的半径,点P符合规划要求.

?AB,由(1)知,P1B=15, 设P1为l上一点,且PB1此时PD?PB?PB11sin?PBD11cos?EBA?15?3?9; 5?15. 当∠OBP>90°时,在△PPB中,PB?PB11由上可知,d≥15. 再讨论点Q的位置.

由(2)知,要使得QA≥15,点Q只有位于点C的右侧,才能符合规划要求.当QA=15时,

CQ?QA2?AC2?152?62?321.此时,线段QA上所有点到点O的距离均不小于圆

O的半径.

综上,当PB⊥AB,点Q位于点C右侧,且CQ=321时,d最小,此时P,Q两点间的距离PQ=PD+CD+CQ=17+321. 因此,d最小时,P,Q两点间的距离为17+321(百米). 解法二:(1)如图,过O作OH⊥l,垂足为H. 以O为坐标原点,直线OH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因为BD=12,AC=6,所以OH=9,直线l的方程为y=9,点A,B的纵坐标分别为3,?3. 因为AB为圆O的直径,AB=10,所以圆O的方程为x2+y2=25. 从而A(4,3),B(?4,?3),直线AB的斜率为因为PB⊥AB,所以直线PB的斜率为?3. 44, 3直线PB的方程为y??425. x?33所以P(?13,9),PB?(?13?4)2?(9?3)2?15. 因此道路PB的长为15(百米).

(2)①若P在D处,取线段BD上一点E(?4,0),则EO=4<5,所以P选在D处不满足规划要求.

②若Q在D处,联结AD,由(1)知D(?4,9),又A(4,3), 所以线段AD:y??3x?6(?4剟x4). 4215?15?在线段AD上取点M(3,),因为OM?32????32?42?5,

4?4?所以线段AD上存在点到点O的距离小于圆O的半径. 因此Q选在D处也不满足规划要求. 综上,P和Q均不能选在D处. (3)先讨论点P的位置.

当∠OBP<90°时,线段PB上存在点到点O的距离小于圆O的半径,点P不符合规划要求; 当∠OBP≥90°时,对线段PB上任意一点F,OF≥OB,即线段PB上所有点到点O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的半径,点P符合规划要求.

?AB,由(1)知,P1B=15,此时P1(?13,9); 设P1为l上一点,且PB1?15. 当∠OBP>90°时,在△PPB中,PB?PB11由上可知,d≥15. 再讨论点Q的位置.

由(2)知,要使得QA≥15,点Q只有位于点C的右侧,才能符合规划要求.当QA=15时,设Q(a,9),由AQ?(a?4)2?(9?3)2?15(a?4),得a=4?321,所以Q(4?321,9),此时,线段QA上所有点到点O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的半径.

综上,当P(?13,9),Q(4?321,9)时,d最小,此时P,Q两点间的距离

PQ?4?321?(?13)?17?321. 因此,d最小时,P,Q两点间的距离为17?321(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