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审定2016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23:30: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4、十六国:从4世纪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的15个主要的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5、前秦的统一: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前秦皇帝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缓和了“胡”“汉”之间的矛盾。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标)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知识与能力)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知道江南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通过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到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 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表现) 南点: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表现)

第 41 页 共 50 页

一、东晋的兴亡

1、西晋灭亡: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2、东晋的建立: 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3、东晋的统治: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4、东晋的北伐:东晋初期,多次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5、东晋为何不能恢复中原? 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乏后援。

5、东晋的兴盛: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了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6、东晋的灭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二、 南朝的政治

1、南朝的更替:东晋灭亡后170(420--589)年里,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城都在健康,统称南朝。

2、宋朝的统治: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3、南朝的动荡:

表现:①皇帝势力萎缩,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强大;②皇帝对官员的放纵,导致政治日益败坏;③大规模叛乱,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影响:中国南方与北方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背景:秦汉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而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

第 42 页 共 50 页

2、原因:①南迁的北方人给江南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②南迁的北方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③江南地区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④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影响:江南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3、表现: ①农业:

a农田水利:大量荒地北开垦出来,修建许多水利工程;

b生产技术:推广和改进犁耕,推广选种,育种,施用粪肥也得到推广。 c粮食作物:水稻采用育秧移栽,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区种植双季稻。 d经济作物: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多种经营。

②手工业: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都显著发展。 ③商业:南朝时的健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第 43 页 共 50 页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标)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知识与能力)了解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方式和意义等基本史实,思考并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难点: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一、淝水之战

1、背景:前秦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2、交战双方:东晋与前秦;

第 44 页 共 5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