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编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十八章--习题答案名师精品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0 6:15: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1. 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哪一种失业问题更严重些? 解答:一般来说,结构性失业比摩擦性失业问题更严重。因为摩擦性失业源于信息成本。所以加快劳动市场信息的流动可以减少摩擦性失业。而结构性失业是由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是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造成的失业,一些部门需要劳动力,存在职位空缺,但失业者缺乏到这些部门和岗位就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训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更严重一些。

2. 能否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才是充分就业? 解答:不能。充分就业时仍然存在自然失业。

3. 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 解答:自然失业率就是指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因素是影响自然失业率的主要因素,具体包括:(1)劳动者结构的变化。一般来说,青年与妇女的自然失业率高,这些人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例的上升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2)政府政策的影响。如失业救济制度使一些人宁可失业也不从事工资低、条件差的职业,这就增加了自然失业中的“寻业的失业”;最低工资法使企业尽量少雇用人,尤其是技术水平差的工人,同时也加强了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3)技术进步因素。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技术进步使一些文化技术水平低的工人不能适应新的工作而被淘汰。(4)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如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完整与迅速性,职业介绍与指导的完善与否。(5)劳动市场或行业差别性的增大会提高自然失业率。厂商、行业和地区兴起和衰落,而劳动者和厂商需要时间来与之适应与配合。这些无疑会引起劳动者的大量流动,增大结构性失业。

4. 说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

解答:货币主义者认为,在工资谈判中,工人们关心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货币工资。当通货膨胀率不太高、工人还没有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的时候,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的替代关系就被称为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人们发觉他们的实际工资随物价的上涨而下降,就会要求雇主相应地增加货币工资,以补偿通货膨胀给自己造成的损失。由于工人不断地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使换取一定失业率的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右上方移动,最终演变成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就是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由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不断运动形成的。

5.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有哪些?

解答: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再分配效应和产出效应。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表现为:其一,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对于固定收入阶层来说,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相反,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例如,那些从利润中得到收入的企业主能从通货膨胀中获利,如果其产品价格比资源价格上升得快,则企业的收益将比它的产品的成本增加得快。其二,通货膨胀牺牲债权人的利益使债务人获利。

通货膨胀对产出的影响可以通过各种情况来说明,这里只说明两种主要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刺激产出水平提高。温和的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将有扩大的效应。假设总需求增加,经济复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条件下,产品的价格会跑到工资和其他资源的价格的前面,由此扩大了企业的利润。利润的增加就会刺激企业扩大生产,从而减少失业、增加国民产出。这种情况意味着通货膨胀的再分配后果会被因更多的就业、产出的增加而获得的收益所抵消。例如,对于一个失业工人来说,他可能在通货膨胀条件之下得到就业机会。

第二种情况: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引致失业。假定在原总需求水平下,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如果发生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实际产出会下降,失业会上升。

6. 说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解答: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引起的通货膨胀,如图18—1。

图18—1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结合图形的说明略。

7. 若某一经济的价格水平1984年为107.9,1985年为111.5,1986年为114.5。问1985年和1986年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若人们对1987年的通货膨胀率预期是按前两年通货膨胀率的算术平均来形成。设1987年的利率为6%,问该年的实际利率为多少?

解答:1985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P1985-P1984111.5-107.9

π1985=×100%=×100%=3.34%

P1984107.9

同理可得:π1986=2.69%。

π1985+π19863.34%+2.69%

1987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πe==3.015% 1987=22 1987年的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6%-3.015%=2.985%

8. 设某经济某一时期有1.9亿成年人,其中1.2亿人有工作,0.1亿人在寻找工作,0.45亿人没工作但也没在找工作。试求:(1)劳动力人数;(2)劳动参与率;(3)失业率。

解答:(1)劳动力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2+0.1=1.3(亿) 1.3

(2)劳动参与率=×100%=×100%=68.4%

1.9可工作年龄人口数

0.1

(3)失业率=×100%=×100%=7.69%

1.3劳动力人数

9. 设一经济有以下菲利普斯曲线:

π=π-1-0.5(u-0.06)

问:(1)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多少?

(2)为使通货膨胀率减少5个百分点,必须有多少周期性失业?

解答:(1)由所给的菲利普斯曲线可知,当u-0.06=0,即失业率为6%时,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即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6%。

(2)由所给的菲利普斯曲线,得

π-π-1=-0.5(u-0.06) (1)

使通货膨胀率减少5个百分点,即在式(1)中,令π-π-1=-5%=-0.05,则式(1)变为

-0.05=-0.5(u-0.06)

失业人数

劳动力人数

u-0.06=10%

所以,为使通货膨胀率减少5%,必须有10%的周期性失业。

10. 试说明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关系。 解答:总供给曲线揭示的是总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揭示的是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替换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虽然表面上所揭示的关系不同,但在本质上都表示同样的宏观经济思想,仅仅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从总供给曲线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也可以从菲利普斯曲线推导出总供给曲线。

11.设某一经济的菲利普斯曲线为π=π-1-0.4(u-0.06),试求: (1)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是多少?

(2)画出该经济的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解答:(1)自然失业率是指通货膨胀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一致时的失业率。在本题中,预期通货膨胀率为上一期的实际通货膨胀率,故在所给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中,令π=π-1,得u=0.06,因此,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6%。

(2)由所给方程知,该经济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为-0.4,且是一条经过点(u=0.06,π=π-1)的直线。如图18—2所示。

图18—2 菲利普斯曲线

在长期,预期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通货膨胀率,相应地,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故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位于自然失业率的垂直线。

12.试根据常规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 解答:总供给曲线是反映经济总产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常规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揭示的是总产量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的关系。故在简单的情况下,将总供给函数写为

p=pe+λ(Y-Y) (1)

其中,p和pe分别为价格水平和预期价格水平的对数,Y和Y分别为总产量和潜在产量,λ为参数,且λ≥0。

式(1)两边减去上一期的价格水平p-1,有

p-p-1=(pe-p-1)+λ(Y-Y)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