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突破同步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练习:专题一 梭伦改革 专题优化总结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2:51: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题达标检测卷(一)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关于梭伦改革前的情况,亚里士多德这样说:“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地租,他们和他们的孩子都将失去自由。”这不能反映出梭伦改革前( )

A.平民处境艰难 B.奴隶处境艰难

C.债务奴隶制威胁平民自由

D.为解决这一问题,梭伦颁布《解负令》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无力支付地租”“将失去自由”。从这两个关键信息我们知道,这类人原来有自由,只不过因为债务失去自由,从中既看出债务奴隶制下对平民的危害,也反映了奴隶可失去自由。面对这一问题,梭伦改革的第一个措施便是颁布《解负令》,解决债务奴隶制问题,但属于梭伦改革内容,不是改革背景。

答案:D

2.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并被指定为“调停人”,承担起化解社会矛盾的重任。这里的“社会矛盾”中最主要、最急迫的是( )

A.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C.人多与地少的矛盾

B.贵族内部之间的矛盾 D.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梭伦改革前社会背景的理解。当时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这直接威胁到贵族统治与社会稳定,故A项正确。

答案:A

3.在雅典卫城博物馆里,有一块公元前6世纪的石碑,记载了拉奥孔从土耳其移居雅典,并成为雅典公民。据此我们判断,他从事的职业最有可能是( )

A.农业 C.商业

B.教育 D.手工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与知识的迁移能力。据梭伦改革,对外邦移居的手工业者给予公民权,来促进雅典手工业的发展。

答案:D

4.亚里士多德说:“多数人被少数人奴役,平民起来反抗贵族……直到后来他们才共同选择梭伦为调停人和执政官,把政府委托给他。”这表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C.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B.废除债务奴隶制 D.推行财产等级制

解析:建立四百人议事会是梭伦改革的措施,不是改革的目的,故A项错误;废除债务奴隶制也是梭伦改革的措施,不是改革的目的,故B项错误;由题干中“多数人被少数人奴

- 1 -

役,平民起来反抗贵族”等信息可知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故C项正确;推行财产等级制也是梭伦改革的措施,不是改革的目的,故D项错误。

答案:C

5.下列连线不正确的是( ) A.梭伦——制定“遗嘱法” B.克利斯提尼——“陶片放逐法” C.梭伦——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D.庇西特拉图——设立五百人会议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设立五百人会议的是克利斯提尼,故D项错误;A、B、C三项均符合史实。

答案:D

6.“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

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 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 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 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

解析:注意审题“正确反映上述观点”,即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兼顾了两个阶级的利益,体现了其改革中庸的特点,梭伦改革废除了平民债务,因债务抵押的土地一律归还原主,A项中“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B项中“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与题干中“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的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梭伦改革建立了财产等级制,打破了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故C项错误;梭伦改革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体现了其改革中庸的指导思想,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故D项正确。

答案:D

7.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以下能充分说明梭伦对旧贵族“严厉”的是( )

①颁布《解负令》 ②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③设立四百人会议 ④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强调的是对旧贵族“严厉”的史实,即对旧贵族有损害的措施,①债务奴隶获得自由,旧贵族利益受损。②财产等级制度以财产的多少而不是以出身划分等级对旧贵族不利。③四百人会议由四个部落选举产生而不是由贵族决定,也损害了其利益。而④则促进了雅典经济的发展。

- 2 -

答案:A

8.有学者对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作了如下评价:“(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该项措施应为( )

A.颁布《解负令》 C.实行津贴制

B.发展工商业 D.财产等级制

解析:《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稳定了公民群体,与材料“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相符,故A项正确;发展工商业属于经济措施,与材料所提及的政治保证没有关联,故B项错误;津贴制度实行于伯里克利统治时期,故C项错误;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对政治权利的垄断,与材料涉及巩固公民群体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A

9.当梭伦改革实行后,“穷人……只能作为公民大会的成员或作为陪审员来参与国政。但这两种权利,尤其是后一种权利,到后来却证明是非常重要的,绝大多数的争执最后都要经过这些陪审员来解决,包括高级官吏判决的案件,他们就渐渐成为法律和城邦的真正主人。”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平民成为城邦的最高统治者 B.赋予了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C.贵族在政权中已无足轻重

D.实行民主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

解析:依据题干中“穷人……只能作为公民大会的成员或作为陪审员来参与国政……他们就渐渐成为法律和城邦的真正主人”,可以看出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从题干中可以看出,梭伦改革之后,平民能参加公民大会或作为陪审员,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故B项正确;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克利斯提尼的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故D项错误。

答案:B

10.梭伦“按财产估价把人民分成四个等级……指定以相应的官职……至于列在日佣等级的人,他只允许他们充当民众会和法庭的成员”,与四个等级的划分相适应,分配不同的兵役义务:第一二等级充当骑兵……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雅典人按照财产多寡享受一定民主权利 B.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参政和议政 C.体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思想 D.这项改革对氏族贵族是一个重大打击

解析:雅典民主的范围有严格的限制,可以享有民主的主要是本邦成年男性公民,并不是所有雅典人,故A项说法错误。

答案:A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