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笔记(第14章 经济周期理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3 17:38: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术水平。显然,当生产技术得以改进,产出就会增加,在劳动力存在跨期替代时,会进一步带来更多的就业。劳动供给的跨期替代是指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劳动供给量的配置。工资暂短变化的劳动供给具有较大弹性。人们更加关注自己总的劳动报酬,但并不在意什么时候提供劳动,即劳动具有跨期替代的性质。

(4)货币中性和政策无效

货币中性是指货币供给变化不会对产出、就业等实际变量产生任何影响,只会改变价格水平。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坚持,既然货币供给量内生于经济系统本身,货币是中性的,那么政府当局刻意运用货币政策干预经济,不但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而且反而可能对实际经济有害。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济活动基本趋势本身的波动,而不是围绕不变的基本趋势的波动。

(5)对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三点评价

①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是通过个人对工作与消费的最优决策和厂商的生产最优化决策来模型化宏观经济,该模型实际上是实际周期理论建立的许多非线性动态模型的一个简单形式。

②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不重视名义波动和货币的作用,强调实际冲击等真实因素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决定作用。

③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总是尽力识别可在微观经济研究中测度的参数,但测度这些参数得到的结论并不总是有利于经济周期理论的。

3.新凯恩斯的经济周期理论 新凯恩斯理论认为,总需求的波动才是短期经济波动的诱因。新凯恩斯主义者试图对短期价格调整背后的微观原理进行审视,从而将传统的波动理论建立在更为严格的理论基础上。

(1)价格调整的成本和总需求外部性

导致短期内价格无法立即作出调整的一个原因是价格调整需要一定的成本,称为菜单成本,它的存在决定了公司不会不断地进行价格调整,而只会间断性地这样做。单个公司价格调整影响对所有公司产品需求的宏观经济冲击被称为总需求外部性。由于总需求外部性,小小的菜单成本将导致价格刚性,而价格刚性可以给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刚性的价格常常是单个价格制定者的最优选择,尽管它对整个经济来说并非可取。

(2)工资和价格的交错设定

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并不是在同一时间进行价格调整的,整个经济中的全部工资和价格调整是交错发生的。这种交错使工资和价格的整体调整显得非常缓慢,即使在个体工资和价格频繁变动时也是这样。交错造成价格水平的黏性和总体工资水平的刚性。

(3)协调失败引发的衰退

一些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衰退来自于某种协调的失败。当一个社会无法取得一个可行的、为所有人认可的产出水平时,从某种角度来说,社会成员之间就出现了协调失败。协调问题可以产生于工资与价格的制定过程中,因为每个制定者都必须预计其他制定者的行为。进行工资谈判的公会会就其他公会可能达到的工资水平进行攀比,公司在定价时也会考虑其他公司的报价。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协调通常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进行价格制定的公司太多。价格刚性来源于人们对价格刚性的预期,尽管它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 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 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